薇甘菊原產于中南美洲,后來入侵我國,它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長迅速,致使許多植物被其覆蓋后因缺少陽光而死亡。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薇甘菊入侵是破壞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原因 |
B.薇甘菊與被其覆蓋的綠色植物間是競爭關系 |
C.薇甘菊在原產地沒有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
D.薇甘菊泛濫是脫離原產地后發生基因突變的結果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鼠尾草的雄蕊高度專化,成為活動的杠桿系統,并與蜜蜂的大小相適應。當蜜蜂前來采蜜時,根據杠桿原理,上部的長臂向下彎曲,使頂端的花藥接觸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無法推斷出
A.在鼠尾草進化的過程中導致雄蕊專化的基因頻率升高 |
B.鼠尾草不可以在沒有蜜蜂的地方繁衍后代 |
C.鼠尾草雄蕊的形態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
D.鼠尾草花的大小、形態等,常與傳粉昆蟲的大小、形態、口器的類型和結構等特征相適應,屬于共同進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人類活動會對生物多樣性產生影響。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是( )
A.大量引進外來物種,使當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種更多樣化 |
B.禁止游人進入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區,讓生物自然繁衍 |
C.把沼澤地改造成農田,種植多種農作物,增加經濟收入 |
D.在亞熱帶林區大面積種植速生桉樹,以增加林木生長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氣候變化對甲、乙生態系統中種群類型數量的影響。
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甲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一定較乙生態系統強
②甲生態系統中生物群落的營養關系一定較乙復雜
③乙生態系統在S點后一定有新的物種產生
④乙生態系統在S點后一定經歷次生演替過程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江蘇省境內發生的幾個生態事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互花米草原產美洲,引入到江蘇沿海等地種植后迅速擴散并改變了灘涂生物多樣性,屬于生物入侵 |
B.克氏原鰲蝦(小龍蝦)原產美洲,經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區后迅速擴散,對農田有一定危害,但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不屬于生物入侵 |
C.麋鹿原產我國,但后來在國內絕跡,從歐洲引入并在大豐境內建立自然保護區實行遷地保護 |
D.丹頂鶴在我國東北等地繁殖,遷徙到江蘇沿海灘涂越冬,在鹽城建立自然保護區實行就地保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長期處于相對穩定狀態的生態瓶中只有一條食物鏈,共含有三個營養級。若每個營養級每日每小時的耗氧量如下圖曲線所示,則曲線a、b、c所反映的營養級依次是( )
A.第三營養級、第二營養級、第一營養級 |
B.第三營養級、第一營養級、第二營養級 |
C.第二營養級、第三營養級、第一營養級 |
D.第一營養級、第二營養級、第三營養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將含有 1 對同源染色體、其DNA 分子都已用32P 標記的精原細胞,在只供給含31P 的原料中先進行一次有絲分裂,產生的兩個子細胞再各自進行減數分裂。則最終所產生的8個精子中,含31P和32P標記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分別是( )
A.50%、25% | B.100%、25% |
C.100%、50% | D.75%、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