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真核細胞DNA復制和轉錄這兩種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兩種過程都可在細胞核中發生 |
B.兩種過程都有酶參與反應 |
C.兩種過程都以脫氧核糖核苷酸為原料 |
D.兩種過程都以DNA為模板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氣候變化對甲、乙生態系統中種群類型數量的影響。
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甲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一定較乙生態系統強
②甲生態系統中生物群落的營養關系一定較乙復雜
③乙生態系統在S點后一定有新的物種產生
④乙生態系統在S點后一定經歷次生演替過程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下圖中種群數量變化說法錯誤的是( )
A.種群“J”型曲線只有在理想條件下才能出現 |
B.種群在“S”型增長過程中,在達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長 |
C.自然狀態下種群數量達到600時,種群的增長速率約為0 |
D.環境條件變化時,種群的K值也會發生相應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屬于基因的是( )
A.控制抗體合成的DNA片段 |
B.組成DNA的4種脫氧核苷酸及其序列 |
C.組成染色體的主要化學成分 |
D.含有編碼淀粉酶遺傳信息的DNA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將含有 1 對同源染色體、其DNA 分子都已用32P 標記的精原細胞,在只供給含31P 的原料中先進行一次有絲分裂,產生的兩個子細胞再各自進行減數分裂。則最終所產生的8個精子中,含31P和32P標記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分別是( )
A.50%、25% | B.100%、25% |
C.100%、50% | D.75%、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野生型大腸桿菌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用射線照射野生型大腸桿菌得到一突變株,該突變株在基本培養基上培養時必須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長。對這一實驗結果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
A.野生型大腸桿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
B.野生型大腸桿菌代謝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
C.該突變株可能無法產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
D.該突變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喪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種tRNA可以攜帶多種氨基酸 |
B.DNA聚合酶是在細胞核內合成的 |
C.反密碼子是位于mRNA上相鄰的3個堿基 |
D.線粒體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人類對遺傳物質本質的探索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孟德爾發現遺傳因子并證實了其傳遞規律和化學本質 |
B.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比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更具說服力 |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雙螺旋結構中嘧啶數不等于嘌呤數 |
D.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煙草實驗說明所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對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環境改變使生物產生適應性的變異 |
B.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
C.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 |
D.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