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 | B. | ![]() | C. | ![]() | D. | ![]() |
分析 泡菜制作的實驗原理:
(1)乳酸菌在無氧條件下,將糖分解為乳酸.
(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過程中會引起亞硝酸鹽的含量的變化.
溫度過高,食鹽用量不足10%、腌制時間過短,容易造成細菌大量繁殖,亞硝酸鹽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亞硝酸鹽的含量開始下降.
(3)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原理: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與已知濃度的標準顯色液目測比較,估算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
解答 解:泡菜制作過程中亞硝酸鹽是先增加,然后逐漸減低,最后穩定在較低水平.
故選:C.
點評 對泡菜制作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的模型曲線的理解記憶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過程①獲取目的基因,需要逆轉錄酶 | |
B. | 農桿菌轉化法適用于所有植物 | |
C. | 過程②構成的重組質?梢匀狈幼 | |
D. | 應用DNA探針技術,可以檢測轉基因抗凍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④⑦⑨ | B. | ①④⑥⑦⑧ | C. | ②⑤⑥⑦⑨ | D. | ①③⑥⑦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篩選出不需要 亮氨酸的菌株 | 篩選出抗鏈 霉素的菌株 | 篩選出不需要亮氨酸的 抗鏈霉素的菌株 |
A | L+S+ | L-S- | L+S- |
B | L-S- | L+S+ | L-S+ |
C | L-S+ | L+S+ | L-S- |
D | L+S- | L-S- | L+S+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材料準備 | 數量(只) | 培養液的OD值 |
甲 | 手術損毀組(做手術并損毀下丘腦前部) | 12 | 0.20 |
乙 | 正常組(未做手術) | 12 | 0.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