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溴甲酚紫指示劑【酸堿指示劑,pH變色范圍:5.2(黃色)——6.8(紫色)】檢測金魚藻生活環境中氣體含量變化的實驗操作如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黑暗處理的目的是使金魚藻不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
B.溴甲酚紫指示劑變為黃色是因為溶液pH減小
C.圖中實驗操作3~5能證明光合作用吸收CO2
D.該實驗可證明呼吸作用釋放CO2,光合作用釋放O2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吉林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胞的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基培養噬菌體
B.分別用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培養
C.用35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大學附屬中學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某生物各細胞分裂示意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③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該生物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最多為8條
B.圖②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細胞內有兩對同源染色體
C.圖①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細胞內有兩對姐妹染色單體
D.四幅圖可排序為①③②④,只出現在精子的形成過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某生物興趣小組利用韭菜宿根進行實驗的流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紙層析法分離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B.兩組實驗的結果①中共有色素帶的顏色是黃色和橙黃色
C.兩組實驗的結果②中吸收光譜最明顯的差異出現在藍紫光區域
D.若在缺鎂條件下完成該實驗,兩組實驗的結果①和②差異都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絲分裂過程中的動物細胞,細胞內的染色體數(a)、染色單體數(b)、DNA分子數(c)的關系如圖所示。此時細胞內可能發生的過程是( )
A.細胞膜內陷形成環溝 B.著絲粒分裂
C.細胞板形成 D.核膜開始解體,形成分散的小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轉化過程會發生在人體內的是( )
A.H2O中的O轉移到O2中 B.CO2中的C轉移到C6H12O6中
C.O2中的O轉移到H2O和CO2中 D.C6H12O6中的H轉移到C2H5OH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聚合酶可作用于部位① | |
B. | ②處的堿基缺失導致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 |
C. | 把此DNA放在含${\;}_{\;}^{15}$N的培養液中復制兩代,子二代中含${\;}_{\;}^{15}$N的DNA占$\frac{3}{4}$ | |
D. | 若該DNA中A為p個,占全部堿基的$\frac{n}{m}$(m>2n),則G的個數為($\frac{pm}{2n}$)-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血漿中蛋白質的含量明顯低于淋巴和組織液 | |
B. | 葡萄糖、胰島素、淋巴因子和呼吸酶都屬于人體內環境的成分 | |
C. | 維持血漿滲透壓的物質主要是無機鹽和蛋白質 | |
D. | 穩態是機體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通過各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來共同維持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