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1)無限增殖;
(2)形態結構發生顯著改變;
(3)細胞表面發生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易轉移.
2、細胞癌變的原因:
(1)外因:主要是三類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2)內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基因突變.
3、實驗的目的是為了研究新型治癌藥物X對此類腫瘤是否有療效.根據實驗的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培養瓶中要加入等量的含有腫瘤細胞的培養液,1號培養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藥物X,2號培養瓶中加入等量的生理鹽水.根據實驗過程中的一致性原則,應將兩組置于CO2培養箱中,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觀察細胞分裂生長情況,需要借助光學顯微鏡.
解答 解::(1)導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基因突變的外界因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2)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由于無限增殖需產生大量蛋白質及消耗更多能量,故細胞中明顯增多的細胞器是線粒體、核糖體.
(3)實驗設計遵循對照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和等量性原則,本實驗的單一變量:加不加新型治癌藥物X.設置兩組:加新型治癌藥物X的為實驗組,不加新型治癌藥物X的為對照組.所以實驗步驟如下:
第一步:將腫瘤細胞培養液(含有腫瘤細胞)分為相等的兩份,編號甲、乙;
第二步:甲組培養瓶加入一定量的藥物X(或生理鹽水 ),乙組培養瓶加入等量的生理鹽水(或新型藥物X);
第三步:放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取出觀察、記錄細胞生長情況.
預期實驗結果:甲組(或乙組)實驗中的腫瘤細胞停止分裂,乙組(或甲組)中的腫瘤細胞則繼續分裂,細胞數目增加.
故答案為:
(1)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2)線粒體、核糖體
(3)(新型藥物X(或生理鹽水 ) 等量的生理鹽水(或新型藥物X) 腫瘤細胞的分裂情況、數量
預期結果:甲組(或乙組)實驗中的腫瘤細胞停止分裂,乙組(或甲組)中的腫瘤細胞則繼續分裂,細胞數目增加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癌變及動物細胞培養過程及應用、探究實驗,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一上期末考試文科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癌癥也叫做惡性腫瘤,癌細胞容易擴散的主要原因是( )
A. 癌細胞能夠無限增殖
B.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輻射,如紫外線等
C. 癌細胞表面發生了變化,糖蛋白等物質減少
D. 健康的生物方式有助于預防癌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者均能影響細胞的代謝 | |
B. | 兩者合成均在核糖體上 | |
C. | 合成激素的細胞定能合成酶 | |
D. | 兩者均需與特定物質結合才發揮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發酵產纖維素酶的實驗 | B. | 提取纖維二糖的實驗 | ||
C. | 濃縮纖維素分解菌的實驗 | D. | 提取葡萄糖的實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體的內環境主要由圖中的③、⑤、⑥構成 | |
B. | 圖中③、⑤、⑥所示的液體不能相互滲入 | |
C. | 內環境中溫度、滲透壓保持恒定不變 | |
D. | ⑤與⑥相比,⑤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糖蛋白和糖脂分別位于細胞膜的內外兩側 | |
B. | 細胞膜的功能主要取決于膜中的磷脂含量和種類 | |
C. | 脂質能優先通過細胞膜與膜中蛋白質的種類有關 | |
D. | 細胞在癌變的過程中,細胞膜的成分發生改變,有的產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