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染色體的主要成分以及BC的組成元素可知:B由C、H、O、N組成,表示蛋白質,C由C、H、O、N、P組成,表示DNA,A由C、H、O組成,表示淀粉,a表示單糖,b表示氨基酸,c表示脫氧核苷酸,d表示性激素.
解答 解:(1)植物細胞內儲能物質是脂肪,淀粉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葡萄糖;動物細胞中存能源物質是糖原.
(2)物質c由C、H、O、N、P組成,則B表示DNA,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苷酸,根據脫氧核苷酸的分子結構可知,因為4種堿基(A、G、T、C)的不同而導致脫氧核苷酸分成4種,可被甲基綠染成綠色.
(3)B為蛋白質,b為氨基酸,其結構通式是,鑒定生物組織中B用的試劑是雙縮脲試劑,顏色變為紫色
(4)由d的作用可以看出,d是性激素;性激素屬于脂質中的固醇類,固醇除了性激素外還有膽固醇,維生素D.
故答案為:
(1)葡萄糖 糖原
(2)4 甲基綠染色液 綠色
(3)雙縮脲試劑 紫色
(4)膽固醇 維生素D
點評 本題屬于基礎題,綜合考查了考生對于細胞中各種有機物的組成元素、功能以及分子結構上的了解,要求考生具有相當的基本功.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葉片呈綠色是因為I上只含有葉綠素 | |
B. | Ⅱ部位可以產生Ⅰ部位所需要的各反應物 | |
C. | 光能轉變成的化學能最終儲存在甲中 | |
D. | 由于雙層膜的存在增大了葉綠體內酶的附著面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方向 | |
B. | 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 | |
C. |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定向的 | |
D. | 物種的形成必需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酶促反應只能發生在細胞內 | |
B. | 核酶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 | |
C. | 酶促反應過程中酶分子結構穩定不變 | |
D. | 底物充足且條件適宜時,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正相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個初級精母細胞產生兩個大小相同的次級精母細胞 | |
B. | 一個初級卵母細胞產生一個次級卵母細胞和一個極體 | |
C. | 一個次級卵母細胞形成一個卵細胞和一個極體 | |
D. | 卵細胞形成過程中不出現四分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卵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 | B. | 第一極體或初級卵母細胞 | ||
C. | 卵細胞或第二極體 | D. | 第一極體或次級卵母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核內存在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 |
B. | 在不同的細胞內,核仁的大小和數量相同 | |
C. | 核膜是單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 |
D. | 核孔是包括DNA在內的大分子物質任意通過的通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圖中在生物膜上發生的生理過程有③和④,B和D代表的物質相同 | |
B. | 乙圖中B點時葉肉細胞中O2的移動方向剛好與甲圖中的O2從④→③過程相對應 | |
C. | 乙圖中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圖中B、D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與消耗有機物的量相等 | |
D. | 根據乙圖分析,溫室栽培該植物,為獲得最大經濟效益,應控制的最低溫度為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