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核內存在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 |
B. | 在不同的細胞內,核仁的大小和數量相同 | |
C. | 核膜是單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 |
D. | 核孔是包括DNA在內的大分子物質任意通過的通道 |
分析 細胞核包括核膜(將細胞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染色質(DNA和蛋白質)、核仁(與某種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解答 解:A、染色體和染色質都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可以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A正確;
B、核仁與某種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因此蛋白質合成越旺盛的細胞,核仁越大,B錯誤;
C、核膜是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C錯誤;
D、核孔是包括蛋白質和RNA等大分子物質通過的通道,但DNA不能通過,具有選擇性,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核的結構,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蛙的紅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 | |
B. | 衰老的細胞水分減少且新陳代謝速率減慢 | |
C. | 被病原體感染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 |
D. | 癌細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細胞周期 | 視野a細胞數(個) | 視野b細胞數(個) | … | 總數(個) | |
間期 | 26 | 27 | |||
分裂期 | 前期 | 1 | 2 | 12 | |
中期 | 1 | 1 | 11 | ||
后期 | 0 | 2 | 9 | ||
末期 | 1 | 0 | 8 | ||
計數細胞的總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碘在海帶細胞中的濃度遠高于海水中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特點 | |
B. | 細胞膜在細胞與外部環境進行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的過程中起決定作用 | |
C. | 細胞內ATP的合成過程只能在生物膜上完成 | |
D. | 細胞膜上蛋白質種類和數量的多少決定其功能的復雜程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啟動該過程必需的有機物①能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 | |
B. | ⑤和ATP中所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 |
C. | 在合成人體該過程消耗的ATP時所需能量可由淀粉、蛋白質、脂肪氧化分解提供 | |
D. | 核內形成的④需通過兩層生物膜才能與細胞質中的核糖體結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桑格和尼克森指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 | |
B. | 歐文頓用丙酮從人的紅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成單分子層 | |
C. | 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以核糖核苷酸為基本單位的物質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 |
D. | 德國的施萊登、施旺最初提出的細胞學說,認為所有細胞都是由老細胞分裂產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