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3 | B. | 4 | C. | 5 | D. | 6 |
分析 1、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無氧呼吸均產生二氧化碳,因此不能用是否產生二氧化碳來確定呼吸方式.
2、在最適條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溫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隨著溫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漸恢復,高溫、過酸、過堿可以使酶的空間結構發生改變,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3、甲基綠和吡羅紅對DNA、RNA的親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以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解答 解:①酵母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均能產生二氧化碳,因此不能用是否產生二氧化碳來檢測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①錯誤;
②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將酶與底物溶液在不同溫度下分別保溫后在相同溫度的混合,②錯誤;
③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染液可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③正確;
④在觀察減數分裂時,所選材料最好為動物的精巢或植物的雄蕊,④錯誤;
⑤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煙草的實驗只能說明所有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都是RNA,⑤錯誤;
⑥魯賓和卡門在探究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水的實驗中用到了同位素標記技術,⑥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觀察減數分裂等實驗,此類試題,要注意的細節較多,如選材是否合適、所選用的鑒定試劑是否合理、試劑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確、實驗結果等,這些都需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 | |
B. | 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的改變說明物種在不斷進化 | |
C. | 基因型Aa的個體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種群中,A基因的頻率大于a基因的頻率 | |
D. | 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數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大于女性群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圖示為反射弧,刺激①,神經纖維膜外電流方向從興奮部位到未興奮部位 | |
B. | 若圖示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則A為效應器,C為感受器 | |
C. | 若圖示為減數分裂過程,則A可為卵原細胞,B為第一極體,C為第二極體和卵細胞 | |
D. | 若A代表骨髓造血干細胞,B代表T細胞,C代表癌細胞,則①②代表分化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油菜素甾醇的生理作用不具有兩重性 | |
B. | 幼嫩細胞對油菜甾醇的敏感性低于衰老細胞 | |
C. | 油菜素甾醇有利于有機物向果實運輸 | |
D. | 油菜素甾醇抑制淀粉水解酶的合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名稱 | 平均株高(cm) | 座果數(個) | 葉色 | 平均單果重(g) |
A組 | 220.2 | 28.2 | 深綠 | 172.5 |
B組 | 221.1 | 28.2 | 深綠 | 173.2 |
C組 | 206.6 | 25.4 | 綠 | 156 |
D組 | 222.8 | 27.6 | 深綠 | 170 |
E組 | 224.3 | 28.7 | 深綠 | 171.8 |
F組 | 208.8 | 25.8 | 綠 | 15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3H-X可能為小分子神經遞質、淋巴因子,圖中a、b、d的膜面積會產生變化 | |
B. | 圖中缺少ATP由c到細胞膜的箭頭,DNA聚合酶可從d運輸至細胞膜 | |
C. | 3H-X分泌到細胞外與膜的流動性有關 | |
D. | c中有多種酶,它們分子結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指導酶合成的mRNA模板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卡爾文用14CO2研究發現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轉移途徑為CO2→C5→C3→(CH2O) | |
B. | 通過顯微鏡觀察可檢測出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 |
C. | 當滲透裝置中長頸漏斗內液面不再升高時,漏斗內溶液濃度等于燒杯內溶液濃度(漏斗內外為同種溶液) | |
D. | 以洋蔥根尖為材料,經低溫等處理后,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分生區絕大多數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西安第七十中學高一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和肌肉中的肌動蛋白的結構和功能不同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兩種蛋白質所含氨基酸的數目不同
B、兩種蛋白質所含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C、兩種蛋白質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D、兩種蛋白質所含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和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三畢業班第一次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7分)海棲熱袍菌生活在55~90℃的海底火山口處水域,其產生的乳酸脫氫酶(LDH)具有極強耐熱性。研究人員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該酶以用于工業制備NAD+(一種輔酶),基本技術流程如下圖。請回答:
(1)過程①中,應提取______的基因組DNA作模板;同時根據___________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過程①中使用的工具酶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進行過程③前,利用_______________處理大腸桿菌,使其成為感受態細胞。
(3)以鑒定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達,此方法稱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