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卡爾文用14CO2研究發現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轉移途徑為CO2→C5→C3→(CH2O) | |
B. | 通過顯微鏡觀察可檢測出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 |
C. | 當滲透裝置中長頸漏斗內液面不再升高時,漏斗內溶液濃度等于燒杯內溶液濃度(漏斗內外為同種溶液) | |
D. | 以洋蔥根尖為材料,經低溫等處理后,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分生區絕大多數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 |
分析 1、光合作用的過程:
①光反應階段:場所是類囊體薄膜.a.水的光解:2H2O$\stackrel{光能}{→}$4[H]+O2;b.ATP的生成:ADP+Pi$\stackrel{酶}{→}$ATP.
②暗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基質.a.CO2的固定:CO2 +C5 $\stackrel{酶}{→}$2C3;b.三碳化合物的還原:2C3 $\stackrel{酶}{→}$(CH2O)+C5+H2O.
2、滲透裝置中長頸漏斗內液面升高是因為漏斗內溶液濃度大于燒杯內溶液濃度,進入漏斗內的水比滲出的多,長頸漏斗內液面不再升高時,進出漏斗的水相等,但由于壓強差的存在,溶液的濃度不相同.
解答 解:A、根據光合作用暗反應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可知,卡爾文用14CO2研究發現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轉移途徑為CO2→C3→(CH2O),A錯誤;
B、由于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的紅細胞由圓餅形變成了鐮刀型,所以通過顯微鏡觀察可檢測出鐮刀型細胞貧血癥,B正確;
C、當滲透裝置中長頸漏斗內液面不再升高時,漏斗內溶液濃度大于燒杯內溶液濃度,C錯誤;
D、低溫誘導只能作用于有絲分裂前期的細胞,抑制細胞中的紡錘體的形成,因此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分生區只有部分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光合作用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基因突變、滲透作用裝置以及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的實驗等知識,要求考生能夠識記卡爾文循環的內容,明確顯微鏡觀察可檢測出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掌握滲透作用的原理,識記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 | B. | 4 | C. | 5 | D. | 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控制白紋伊蚊種群數量是預防人類登革熱病的有效途徑之一 | |
B. | 沃爾巴克氏體與白紋伊蚊間的關系同蛔蟲與人體的關系相同 | |
C. | 缺乏抗登革熱病毒的特效藥物和疫苗的原因可能是該病毒易發生基因重組,變異類型多 | |
D. | 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與雌蚊交配所產生的卵不能發育導致蚊子種群的性別比例失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聯考(10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酶和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A.ATP和ADP的相互轉化是兩個完全可逆的過程
B.隨著溫度的降低,酶促反應的活化能也隨之下降
C.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D.可用過氧化氫為底物來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西安第七十中學高一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蛋白質由m條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該蛋白質至少有氧原子的個數是( )
A.n-m B.n-2m
C.n+m D.n+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西安第七十中學高一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下表所示,a、b、c、d最有可能是( )
細胞結構 | 細胞壁 | 細胞大小 | 核膜 | |
a | 有 | 有 | 較大 | 有 |
b | 有 | 無 | 較大 | 有 |
c | 有 | 有 | 小 | 無 |
d | 無 | — | — | — |
A.病毒、植物、動物、細菌
B.植物、動物、細菌、病毒
C.細菌、動物、植物、病毒
D.動物、植物、細菌、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花瓣松動后,會使花藥老化,不適宜做花藥培養 | |
B. | 花瓣松動后,就會使花藥消毒時接觸酒精而被殺死 | |
C. | 花瓣松動后,微生物就可能侵入到花藥,給材料消毒帶來困難 | |
D. | 花瓣松動后,體積變大,給消毒帶來困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