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細菌后,子代噬菌體多數不含32P |
B、乙中含有逆轉錄酶,主要攻擊破壞多種B細胞 |
C、通過甲侵染細菌的實驗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
D、乙比甲的突變類型相對多、突變頻率相對快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Ⅲ與時間軸的交點c、e預示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等于吸收作用產生的CO2 |
B、a點的數值變化主要與夜間低溫有關 |
C、從c點開始合成有機物,至e點有機物合成停止 |
D、增大曲線Ⅲ與時間軸圍成的正面積的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強度、提高CO2濃度、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水分供應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施肥后及時松土,有利于作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
B、根對離子吸收的多少決定于根周圍環境中礦質元素濃度 |
C、適當提高溫度,有利于其礦質元素的吸收 |
D、根吸收礦質元素和吸收水分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18,6,
| ||
B、27,8,
| ||
C、27,8,
| ||
D、18,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第1組 | 第2組 | 第3組 | 第4組 | |
實驗處理 | 注射活的R型菌 | 注射活的S型菌 | 注射加熱殺死的S型菌 | 注射活的R型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菌 |
實驗現象 | 小鼠不死亡 | 小鼠死亡,從小鼠體內分離出S型活細菌 | 小鼠不死亡 | 小鼠死亡,從小鼠體內分離出S型活細菌 |
A、實驗的關鍵現象是第4組小鼠死亡并分離到S型活細菌 |
B、對第4組實驗的分析必須是以1-3組的實驗為參照 |
C、本實驗說明R型肺炎雙球菌發生了某種類型的轉化 |
D、本實驗結論為“DNA是使R型轉化為S型的轉化因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組成ATP的元素只有C、H、O、N、P |
B、人在饑餓時,ATP可水解為一個腺苷和三個磷酸 |
C、ATP中的能量可來自光能和化學能,也可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 |
D、在有氧與缺氧的條件下,細胞質基質都能形成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纖維素是植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 |
B、葡萄糖和麥芽糟均為還原性糖 |
C、乳糖和脫氧核糖均可被水解 |
D、各種生物膜表面均具有糖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證明R型菌的生長不需要外源DNA |
B、與“以 S型菌的DNA與R型菌混合培養”的實驗形成對照 |
C、證明DNA酶專一性 |
D、直接明DNA酶不是促進R型菌轉化的因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