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為大腸桿菌DNA分子結構的一條脫氧核苷酸長鏈,其中1為磷酸、2為脫氧核糖、3為含氮堿基(A、C、G、T),1、2、3結合在一起稱為脫氧核苷酸,是DNA分子的基本組成單位.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1是磷酸、2是脫氧核糖、3是堿基,1、2和3結合在一起構成脫氧核苷酸.
(2)3是含氮堿基,組成DNA的堿基有4種,即腺嘌呤(A)、胸腺嘧啶(T)、鳥嘌呤(G)、胞嘧啶(C).
(3)DNA分子中,N元素存在于含氮堿基中,因此DNA 徹底氧化分解后,能產生含氮廢物的是3.
(4)艾滋病病毒的核酸是RNA,組成RNA的堿基有4種,即A、U、G、C,其中堿基U是RNA特有的,名稱為尿嘧啶;RNA與DNA的不同在于: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含有的特有堿基為U.
(5)一般來說DNA用甲基綠檢驗可使其呈綠色反應;RNA用吡羅紅使其呈紅色反應.
故答案為:
(1)磷酸 脫氧核糖 脫氧核苷酸(或脫氧核糖核苷酸)
(2)4 AGCT
(3)3
(4)4 腺嘌呤、尿嘧啶、鳥嘌呤、胞嘧啶 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含有的特有堿基為U
(5)甲基綠 綠色 吡羅紅 紅色
點評 本題結合大腸桿菌DNA分子結構的一條脫氧核苷酸長鏈,考查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結構的名稱,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省四校高三5月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變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基因突變不一定改變生物的表現型
B.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一般發生在有性生殖的過程中
C.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不一定是二倍體
D.染色體的結構和數目發生改變都屬于染色體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噬菌體進行過程②為自身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 |
B. | 能進行過程③的生物細胞中只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 | |
C. | ②和④過程只能發生于不同細胞中 | |
D. | 過程①只能在植物細胞的葉綠體中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利用光學顯微鏡可觀察到藍球藻的細胞核 | |
B. | 西瓜汁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還原糖鑒定的替代材料 | |
C. | 在做脂肪的鑒定實驗時,發現滿視野都呈現橙黃色,于是滴l~2滴質量分數為50%的鹽酸洗去多余的染料 | |
D. | 在稀釋的蛋清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振蕩搖勻,可看到溶液變為紫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線粒體中含有DNA、RNA聚合酶、氨基酸等物質 | |
B. | 線粒體這一細胞器中也會含有其他細胞器 | |
C. | 若用藥物抑制核基因的表達,則不會影響線粒體的功能 | |
D. | 線粒體中進行的DNA復制、轉錄和翻譯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突變會造成基因頻率的改變 | |
B. | 基因頻率是指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數的比率 | |
C. | 基因頻率越大,突變率越高 | |
D. | 自然選擇會使原來同一種群的基因頻率向著一定方向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和乙的主要區別是乙具有細胞壁 | |
B. | 丙和丁的主要區別在于丙具有擬核 | |
C. | 甲和丙的主要區別是甲具有細胞結構 | |
D. | 乙和丁的主要區別在于丁沒有核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人體中,穩態的維持都只有神經調節 | |
B. | 內環境的穩態就是指①③④中溫度、滲透壓及pH的相對穩定 | |
C. | 若②為肌肉細胞,則a處的葡萄糖濃度高于b處 | |
D. | ①中的蛋白質含量高于④中的,其最終匯入血漿參與血液循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