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體中通過脫水縮合形成多肽鏈,而脫水縮合是指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脫出一分子水的過程;連接兩個氨基酸的化學鍵是肽鍵,其結構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過程中的相關計算:肽鍵數=脫去水分子數=氨基酸數一肽鏈數,游離氨基或羧基數=肽鏈數+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數,至少含有的游離氨基或羧基數=肽鏈數.
2、mRNA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轉錄形成的,翻譯過程中,mRNA中每3個堿基決定一個氨基酸,所以經翻譯合成的蛋白質分子中氨基酸的數目是mRNA堿基數目的三分之一,是DNA(基因)中堿基數目的六分之一,即DNA(或基因)中堿基數:mRNA上堿基數:氨基酸個數=6:3:1.
3、細胞分化是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4、下丘腦是體溫調節中樞、血糖調節中樞、滲透壓調節等活動的中樞.
5、胰島素是降低血糖的激素,能促進相應細胞內糖原和脂肪等物質的合成,從而降低血糖濃度.
解答 解:(1)由圖知,胰島素分子由兩條肽鏈構成,則一個胰島素分子中至少含有游離的-NH2數=肽鏈數=2個、至少含有的-COOH數=肽鏈數=2個;胰島素分子由51個氨基酸構成,則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的堿基數=氨基酸數×6=51×6=306個,至少含有的堿基對為306÷2=153對.
(2)胰島素是由胰島B細胞合成和分泌的激素,人體的各種體細胞中,只有胰島B細胞能合成并分泌胰島素,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3)人體內分泌系統的樞紐是下丘腦;胰島素具有促進組織細胞攝取、利用、轉化和儲存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濃度,糖尿病患者因體內分泌胰島素的細胞功能受損、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或組織細胞表面缺乏胰島素受體,均會導致體內血糖濃度異常偏高.
故答案為:
(1)2個 2 153
(2)胰島B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3)下丘腦 攝取、利用、轉化和儲存 胰島素受體
點評 本題結合胰島素分子的結構示意圖,考查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基因的表達、細胞的分化、血糖調節的知識,考生明確基因的表達、細胞的分化、血糖調節的過程,掌握氨基酸脫水縮合過程和基因的表達過程中的相關計算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幼年時缺碘 | B. | 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少 | ||
C. | 幼年時缺鈣 | D. | 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①步驟使用的培養基是已經滅菌并調節過pH的 | |
B. | ①②③步驟操作時需要在酒精燈火焰旁進行 | |
C. | 操作③到④的過程中,接種環共灼燒處理了5次 | |
D. | 圖中操作結束后需在培養基皿蓋上標注菌種及接種日期等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糖蛋白合成在核糖體中即可完成 | |
B. | 乳酸菌、酵母菌、葉綠體都含有DNA、RNA和核糖體 | |
C. | 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單位膜上蛋白質的分布是對稱的 | |
D. | 精細胞、皮膚生發層細胞、形成層細胞都有細胞周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中所用親本的基因型為YyRr和yyRr | |
B. | 讓子代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1:1:1 | |
C. | 子代中自交能產生性狀分離的占$\frac{3}{4}$ | |
D. | 子代中重組類型所占的比例為$\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興奮型神經遞質能引起突觸后膜發生由化學信號向電信號的轉變 | |
B. | 胃泌素可促進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過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這屬于正反饋調節 | |
C. | 抗體直接消滅宿主細胞內麻風桿菌的過程屬于體液免疫 | |
D. | 植物體內發育著的種子里的色氨酸可轉變為細胞分裂素,從而促進果實發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圖甲中a〜c段表示DNA的復制 | |
B. | 圖甲中c〜d段表示的染色體含有染色單體,e〜f段表示染色體不含染色單體 | |
C. | 圖乙中的紡錘體是由中心體發出的星射線組成 | |
D. | 圖乙表示細胞有絲分裂的后期且對應圖中的c〜d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