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植物是否發芽主要取決于生長素的濃度 | |
B. | 細胞分裂素能促進根的分化 | |
C. | 細胞分裂素:生長素的比值高時,可促進發芽;當該比值低時,可促進生根 | |
D. | 當兩種激素濃度相等時,不能促進生根和發芽 |
分析 在植物組織培養時,植物激素的使用:
激素使用情況 | 結果 |
先使用生長素,后使用細胞分裂素 | 有利于細胞分裂,但細胞不分化 |
先使用細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長素 | 細胞既分裂也分化 |
同時使用,且比例適中 | 促進愈傷組織的形成 |
同時使用,且生長素用量較高 | 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
同時使用,且細胞分裂素用量較高 | 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
解答 解:A、植物是否發芽主要取決于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比例,A錯誤;
B、高比例生長素能促進根的分化,B錯誤;
C、由圖可知,細胞分裂素:生長素的比值高時,可促進發芽;當該比值低時,可促進生根,C正確;
D、當兩種激素濃度相等時,既能促進生根,也能促進發芽,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植物組織培養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植物組織培養的原理、條件及過程,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安徽省高三最后一卷理科綜合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研究發現,一定濃度下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PFOS)不僅可以誘導小鼠redBA/gam報告基因產生缺失突變,還可以誘導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DNA雙鏈斷裂。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PFOS能夠定向誘導基因突變
B.PFOS誘導基因突變的因素屬于物理因素
C.PFOS的長期使用,將會使小鼠發生進化
D.PFOS誘導DNA雙鏈斷裂一定會導致基因結構被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_{\;}^{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 | |
B. | 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_{\;}^{35}$S標記的細菌,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 | |
C. | 用${\;}_{\;}^{15}$N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上清液 | |
D. | 用${\;}_{\;}^{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上清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正常人血漿中有氨基酸、葡萄糖、抗體、胰島素 | |
B. | 內環境就是細胞外液 | |
C. | HCO3-、HPO42-等參與維持血漿pH相對穩定 | |
D. | 淋巴管上皮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是淋巴和血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體的內環境由①②④組成 | |
B. | ④中水分過少,引起組織水腫 | |
C. | ②中含葡萄糖、二氧化碳、血紅蛋白、甲狀腺激素 | |
D. | 體液免疫過程中產生的抗體能進入②③,不能進入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暗反應中C3分子的還原也需要光能直接作能源動力 | |
B. | 暗反應利用光反應提供的條件,將CO2同化成糖類 | |
C. | 暗反應雖然是光反應的逆轉反應,但是中間產物不同 | |
D. | 暗反應也必須具備光照條件,只是不需要光直接參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個含n個堿基的DNA分子,轉錄的mRNA分子的堿基數是$\frac{n}{2}$個 | |
B. | 細菌的一個基因轉錄時兩條DNA鏈可同時作為模板,提高轉錄效率 | |
C. | 噬菌體增殖需要細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 |
D. | 在細胞周期中,mRNA的種類和含量均不斷發生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