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因為土壤中各類微生物的數量不同,所以,為獲得不同類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釋倍數進行分離 | |
B. | 測定土壤中細菌的總量和測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細菌的數量,選用的稀釋范圍不同 | |
C. | 只有得到了3個或3個以上菌落數目在30~300的平板,才說明稀釋操作比較成功,并能夠進行菌落的計數 | |
D. | 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的菌落數明顯大于選擇培養基的數目,說明選擇培養基已篩選出一些細菌菌落 |
分析 從土壤中篩選目的微生物的流程一般為:土壤取樣→樣品的稀釋→將稀釋液涂布到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上→挑選能生長的菌落→鑒定.當樣品的稀釋庋足夠高時,培養基表面生長的一個菌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 通過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來推測樣品中大約含有的活菌數.通常選取菌落數在30-300的平板進行統計.
解答 解:A、土壤中各種微生物數量不同,細菌大約為70%~90%,其次是放線菌,真菌最少,故不同類型微生物,要按不同稀釋倍數進行,A正確;
B、根據選項A可知,測定土壤中細菌的總量和測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細菌的數量,需要選用的稀釋范圍不同,B正確;
C、在同一稀釋度下只要得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菌落數目在30~300的平板,就說明稀釋操作比較成功,并能夠進行菌落的計數,C錯誤;
D、驗證選擇培養基是否具有選擇作用,需設立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作為對照,若后者上的菌落數明顯大于前者,說明前者具有篩選作用,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篩選與分離目的微生物的相關知識,意在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識記、理解與掌握.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1(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天心區校級模擬)如圖表示某動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核DNA含量的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屬于減數第一次分裂,b屬于減數第二次分裂
B.①與④過程中DNA含量增加的原因都是由于著絲點的分裂
C.a過程可使精原細胞的數目增加,b過程能產生成熟的生殖細胞
D.交叉互換發生的時期是②和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高二實驗班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3•江蘇)已知突觸前神經元釋放的某種遞質可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當完成一次興奮傳遞后,該種遞質立即被分解.某種藥物可以阻止該種遞質的分解,這種藥物的即時效應是( )
A.突觸前神經元持續性興奮 B.突觸后神經元持續性興奮
C.突觸前神經元持續性抑制 D.突觸后神經元持續性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菌種保藏的目的是保持菌種的純凈 | |
B. | 由于甘油管藏菌種在-20℃條件下進行,因此對甘油可不必滅菌 | |
C. | 菌種的長期保存一般采用甘油管藏 | |
D. | 固體斜面培養基可用于菌種的臨時保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發酵時間越長,亞硝酸鹽的含量越高 | |
B. | 發酵過程中只有乳酸菌發揮發酵作用 | |
C. | 發酵過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質和果膠 | |
D. | 發酵過程中要經常補充水槽中的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酵母菌為真核生物里的真菌,毛霉、醋酸菌、乳酸菌為原核細菌 | |
B. | 釀酒和制作泡菜利用的是細胞呼吸的原理,所選用的微生物都能進行乳酸發酵 | |
C. | 與自然發酵相比,人工接種發酵獲得的產品品質更好 | |
D. | 醋酸菌能將乙醛變為乙醇,再將乙醇變為醋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設置2組實驗,分別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復合酶洗衣粉 | |
B. | 在等量的水中加入等量的洗衣粉、等量的同種污漬污染的衣物 | |
C. | 用洗衣機進行洗滌,洗滌溫度都為35℃ | |
D. | 根據污漬去除程度得出結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未見陽光 | B. | 培養時間不夠 | ||
C. | 培養基營養過多 | D. | 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濃度配比不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