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6h時植物葉肉細胞的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 | |
B. | 24h時葉肉細胞合成ATP的場所只有線粒體 | |
C. | 前24h和后24h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量相同 | |
D. | 36h時植物積累有機物的速率最大 |
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中的CO2吸收速率為可表示該植物的凈光合速率,室內CO2濃度變化可表示該植物有機物的積累量.從曲線可知實驗的前3小時內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6h時葉肉細胞呼吸速率與光合速率相等,此時細胞既不從外界吸收也不向外界釋放CO2,其呼吸產生的CO2正好供應給光合作用,所以呼吸速率與光合速率相等的時間點有4個,即6、18、30、42小時.圖中的CO2吸收速率為凈光合速率,當CO2吸收速率大于0時就有有機物的積累,因此圖中6~18h、30~42h均有有機物的積累.
解答 解:A、6h時植物葉肉細胞的光合作用強度等于整個植物呼吸作用強度,A錯誤;
B、24h時葉肉細胞只進行呼吸作用,所以葉肉細胞合成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B錯誤;
C、由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可知前24小時的光照強度應該沒有后24小時的強,所以前24h和后24h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量不相同,C錯誤;
D、由圖可知在36小時時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最大,說明此時植物積累有機物的速率最大,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過程、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境因素等,解答時能通過溫度能影響酶的活性,進而影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再來考慮圖中的對應點的移動方向,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斷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莘縣實驗高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酶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中,酶的種類一般不同
B.同一個體的不同細胞中,酶的種類可能不同
C.同一細胞內的各種酶,最適溫度、最適pH 一定相同
D.所有的酶都在核糖體上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莘縣實驗高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為測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學習小組從菠菜葉中提取該酶,用其催化C5與14CO2的反應,并檢測產物14C3的放射性強度。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
A、菠菜葉肉細胞內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應需要在無光條件下進行
C、測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過程中運用了同位素標記法
D、單位時間內14C3生成量越多說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莘縣實驗高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大豆葉片光合作用暗反應階段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CO2的固定實質上是將ATP中的化學能轉變為C3中的化學能
B.CO2可直接被[H]還原,再經過一系列的變化形成糖類
C.被還原的C3在相關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強度由強變弱時,短時間內C5含量會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試管序號 | 試管中溶液 | 水浴溫度 | 加入試劑 | 5min后滴加碘液 |
① | 2mL 2%淀粉溶液 | 37℃ | 2mL唾液 | 2滴 |
② | 2mL 2%淀粉溶液 | 37℃ | 2mL清水 | 2滴 |
③ | 2mL 2%淀粉溶液 | 95℃ | 2mL唾液 | 2滴 |
④ | 2mL 2%淀粉溶液+3滴鹽酸 | 37℃ | 2mL唾液 | 2滴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莘縣實驗高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呼吸抑制酶處理小腸上皮細胞,細胞對下列物質吸收量不變的一組是 ( )
A.Na+、氨基酸和葡萄糖
B.O2、H2O和甘油
C.K+、氨基酸和葡萄糖
D.K+、Ca2+和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遼寧省高三上學期五校協作體期初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蛋白質合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終止密碼子不編碼氨基酸
B.每種tRNA只轉運一種氨基酸
C.tRNA的反密碼子攜帶了氨基酸序列的遺傳信息
D.核糖體可在mRNA上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