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植物細胞“系統的邊界”是細胞膜而不是細胞壁 | |
B. | 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可用作提取細胞膜的材料 | |
C. | 溶酶體膜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質 | |
D. | 核膜具有雙層膜結構,生理特性是選擇透過性 |
分析 1、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此外還有少量的糖類.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磷脂最豐富,磷脂構成了細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質在細胞膜行使功能時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2、細胞膜的功能:①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開;②控制物質進出細胞;③進行細胞間的物質交流.
3、細胞核包括核膜(將細胞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染色質(DNA和蛋白質)、核仁(與某種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解答 解:A、植物細胞的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是植物細胞“系統的邊界”,而植物細胞最外層是細胞壁是全通透性的、不是植物細胞“系統的邊界”,A正確;
B、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可用作提取細胞膜的材料,但鳥類等的紅細胞含有細胞核和多種細胞器,不能作為提取細胞膜的材料,B錯誤;
C、溶酶體膜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質,C正確;
D、核膜具有雙層膜結構,生理特性是選擇透過性,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組別 | 處理方式 | 檢測結果 |
實驗組 | 用肺癌細胞抗原處理M細胞后,分離出M細胞與胸腺淋巴細胞混合培養,再分離出胸腺淋巴細胞與肺癌細胞混合培養 | 部分淋巴細胞能殺傷肺癌細胞 |
對照組 | 未經處理的胸腺淋巴細胞與肺癌細胞混合培養 | 淋巴細胞均不能殺傷肺癌細胞 |
A. | 實驗證明M 細胞能夠將肺癌細胞抗原呈遞給胸腺淋巴細胞 | |
B. | 實驗組培養液中含有能特異性識別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 |
C. | 實驗組培養液中含有能增強效應T細胞殺傷力的淋巴因子 | |
D. | 經M 細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效應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 | B. | ②④ | C. | ①⑤ | D. | 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號 | CO2吸收量/μmol•m-2•s-1 | 葉綠素含量/mg•g-1 |
A | 10.66 | 3.07 |
B | 13.04 | 3.02 |
C | 15.91 | 3.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 | |
B. | 根據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推知,基因重組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 | |
C. | 地理隔離可阻止種群間的基因交流,種群基因庫的差異導致種群間產生生殖隔離 | |
D. | 種群內基因頻率改變的偶然性隨種群數量的下降而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