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驗證生長素和赤霉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某同學將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餾水中1h,然后分別轉入5種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和赤霉素溶液中,同時以含糖的磷酸鹽緩沖液作對照,在23℃的條件下培養24h后逐一測量切段長度。實驗重復5次,結果取平均值,并繪制成下圖。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實驗能證明生長素和赤霉素有協同作用
B.實驗組中生長素或赤霉素均應用含糖的磷酸鹽緩沖液配制
C.浸入蒸餾水中1h的目的是排除內源植物激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D.該實驗結果不能說明生長素具有兩重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五校高三第二次聯考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有關植物細胞代謝及能量轉換問題。(11分)
(1)關于圖中成熟葉肉細胞說法錯誤的是(多選)(2分)
A、c過程輸送的物質是ATP和NADPH
B、b和f不可能同時存在
C、a、c、e可以同時存在
D、A白天進行ATP的合成,夜晚進行ATP的水解
E、該細胞的形態存在一定的科學錯誤
F、該細胞為成熟細胞,不能表達DNA聚合酶
(2)請選擇下列合適的選項編號并用箭頭連接:一定光照強度下,葉肉細胞葉綠體利用本細胞線粒體產生的氣體進行暗反應的途徑 。(2分)
①三羧酸循環
②卡爾文循環
③氧氣與H+結合形成水,同時形成大量ATP
④丙酮酸進入線粒體,氧化成二碳化合物
⑤二氧化碳穿過2層磷脂分子層進入細胞質基質
⑥二氧化碳進入葉綠體基質
⑦活化葉綠素a促進水光解,釋放出氧氣
⑧二氧化碳穿過4層磷脂分子層進入細胞質基質
(3)葡萄糖氧化分解過程中在上圖a-e中能夠產生ATP和[H]的場所分別包括 和 。
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溫度、光照強度和CO2濃度對某一正常生長的植物代謝的影響(在研究某環境因素對該植物代謝的影響時,其他條件均為最適狀態)。
(4)圖甲中的兩條曲線分別代表植物的真光合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則表示真光合速率的是 (填“曲線A”或“曲線B”);可以看出45℃以后兩曲線的變化趨勢不同的原因是 。圖甲中溫度為30℃時該植物吸收CO2的相對量為 。
(5)結合圖甲,圖乙中植物的CO2吸收的相對量是在溫度為 時測定的。對于圖乙和圖丙而言,與圖甲的兩曲線交點含義相同的點分別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自然界中,與花生相比,玉米更適合生長在高溫、光照強烈和干早的環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遠遠高于花生。某科研小組選取玉米和花生為實驗材料做了有關光合作用的實驗。下面甲、乙二圖中,甲圖表示光合作用部分過程,乙圖表示夏季白天兩種植物葉片光合作用強度的曲線,丙圖表示植物細胞呼吸圖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甲圖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過程,此過程中三碳化合物被NADPH還原
B. 乙圖中d曲線表示花生的光合作用強度的曲線,12點到14點變化的原因是氣孔關閉引起
C. 乙圖17點到18點光合作用強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光照強度減弱
D. 丙圖中4和7屬于同一種物質,產生的8大多用于合成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天津市高三第一次熱身練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馬鈴薯(2n=48)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但病毒的侵染會導致其產量大幅下降,培育抗病毒的馬鈴薯新品種是提高產量的有效方法。病毒復制酶基因(T)通常整合到受體細胞的9號染色體上,轉基因抗病毒馬鈴薯植株基因型可表示為Tt。已知無正常9號染色體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F有基因型為Tt的馬鈴薯植株A,其細胞中9號染色體組成情況如下圖1。限制酶Swa l識別的堿基序列和酶切位點為 ATTT↓AAAT。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抗病毒植株A的變異類型有 。植株A自交產生F1,F1為不抗病毒:抗病毒=1:1,則說明T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
(2)以植株A為母本,以正常的不抗病毒植株為父本進行雜交產生的F1中,發現了一株抗病毒植株B,其染色體及基因組成如圖2。分析該植株出現的原因可能有 。若以上述過程得到的植株B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3條9號染色體會隨機的移向細胞兩極并最終形成含1條和2條9號染色體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為父本進行測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 ,其中得到的染色體數目異常植株占 。
(3)若圖3中虛線方框內的堿基對被C—G堿基對替換,那么基因T就突變為基因t(不能控制合成正常的病毒復制酶)。從抗病毒植株B(圖2所示)中分離出圖3及其對應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wa I完全切割,產物中共有 種不同長度的DNA片段。
(4)若從上述抗病毒馬鈴薯植株B自交所得某F1細胞中分離出其中所含的各種T(或t)基因有關區域,經限制酶Swa l完全切割后,共出現330、777、877和1654對堿基的四種片段,那么該植株的基因型有多種可能性,其共同特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天津市七校高三4月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8分,每空2分)凝乳酶是奶酪生產中的關鍵性酶。直接利用動、植物生產凝乳酶受多種因素限制,培育高酶活力凝乳酶微生物菌種是目前最有前途的發展方向。用紫外線照射芽孢桿菌,分離、培養,并檢測各菌株所產生的凝乳酶活力。操作過程如圖1所示。請分析回答:
(1)圖1所示的b過程的目的是為獲得 ,接種用的平板培養基 (是/不是)選擇培養基。
(2)在一定溫度下(35℃),一定時間內(通常為40分鐘),凝固1mL10%脫脂奶粉的酶量為一個酶活力單位(U)。凝乳酶活力檢測結果如圖2所示。
①據圖2所示,酶催化能力最強的是 組。
②A2、A5組酶活力與A0組芽孢桿菌相同,兩位同學對此做出了推測:
同學甲:A2、A5組芽孢桿菌未發生基因突變,而其他組發生的變化說明基因突變具有 的特點。
同學乙:A2、A5組芽孢桿菌發生基因突變,但凝乳酶蛋白未改變,其依據的理由是 。為了驗證上述2位同學的假設,可采用 技術檢測凝乳酶基因是否發生了突變。
(3)從牛胃液中分離到的凝乳酶以催化能力強而被廣泛應用,研究人員運用基因工程技術,將編碼該酶的基因轉移到了微生物細胞中。
①從牛胃細胞中提取 ,再逆轉錄形成cDNA。以此cDNA為模板PCR擴增目的基因。
②構建重組DNA分子(如圖3所示)最好選用 限制酶。
③研究發現,如果將該凝乳酶20位和24位氨基酸改變為半胱氨酸,其催化能力將提高2倍。通過蛋白質工程生產高效凝乳酶,所需步驟有 。
a. 蛋白質的結構設計 b. 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分析
c. 蛋白質結構的定向改造 d. 凝乳酶基因的定向改造
e. 將改造后的凝乳酶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f. 將定向改造的凝乳酶導入受體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臨沂市高三第八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選考題15分)從玫瑰花中提取出的玫瑰精油稱為“液體黃金”,是世界香料工業不可取代的原料,多用于制造高級香水、化妝品等。胡蘿卜素能夠被氧化成維生素A,所以用來治療因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各種疾病,如夜盲癥、干皮癥等。
(1)玫瑰精油的化學性質穩定,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揮發性較強。要提取玫瑰精油可以用水中蒸餾法和__________法,但一般采用水中蒸餾的方法,其原因是該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優點。
(2)某同學在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提取玫瑰精油,指出該裝置中的兩處錯誤。
①錯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錯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到的乳濁液加入氯化鈉并放置一段時間后,芳香油將分布于液體的_______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氯化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情況下,提取胡蘿卜素時,提取效率與原料顆粒的含水量成________比,與萃取 成正比。
(5)提取的胡蘿卜素可通過________法進行鑒定,在鑒定過程中需要用________對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臨沂市高三第八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觀點正確的是
A.控制樺尺蠖黑色體色的基因S由5%上升到95%,由此可見形成了新的樺尺蠖物種
B.自然選擇通過直接選擇基因型而導致基因頻率的改變
C.有性生殖方式增強了生物變異的多樣性,使生物進化速度明顯加快
D.被山洪隔開幾千年的兩個鼠種群在形態、體色等方面大不相同,不可能仍為同一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密市高三4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1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圖甲是在一定的溫度和CO2濃度條件下,測得A、B兩種植物在不同光照條件下光合速率變化曲線;圖乙表示B植物在一晝
夜內對CO2的吸收和釋放情況。請回答問題。
(1)圖甲表明, 植物更適宜在弱光照條件下生長。
(2)當光照強度為8千勒克斯時,A植物與B植物每小時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機物量的比例是 。
(3)圖乙中, B植物在7時細胞內能產生ATP的細胞器有 ;在 時有機物的積累總量最多,在 時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4)當S1、S2、S3三者的關系為 (用數學表達式)時, B植物才能正常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姜堰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下圖是一種可測定呼吸速率的密閉系統裝置,把三套裝置放在隔熱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三裝置中種子的質量相等)。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取適量的幼胚研碎,滴加少量的一種被還原后為白色的試劑,一段時間后試劑顏色可能變白的原因與種子呼吸過程產生[H]有關
B.當種子中的有機物消耗完畢,溫度計讀數TB最高
C.一段時間后,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移動的距離hC>hB=hA
D.A、B兩試管有色液滴右移的速率不一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