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德國科學家梅耶指出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把光能轉換成化學能儲存起來 | |
B. | 薩克斯采用碘液檢測淀粉的方法,證明葉片在光下能產生淀粉 | |
C. | 恩格爾曼用水綿做為實驗材料證明了植物需要二氧化碳 | |
D. | 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
分析 光合作用的認識過程:
1、1771年,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證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氣實驗;
2、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淀粉的實驗;
3、1880年,德國科學家恩格爾曼證明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并從葉綠體放出氧;
4、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采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水的實驗.
解答 解:A、德國科學家梅耶根據能量守恒定律明確指出,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能把光能轉換成化學能儲存起來,A正確;
B、薩克斯實驗:首先把綠葉先在暗處放置幾小時,目的是消耗掉葉片中的營養物質.然后,讓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氣處理這片葉,發現曝光的一半呈深藍色,遮光的一半則沒有顏色變化.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除氧氣外還有淀粉,B正確;
C、恩格爾曼用帶狀水綿進行了光合作用的實驗.水綿不僅具備細而長的帶狀葉綠體,而且葉綠體螺旋狀地分布在細胞中,便于設置葉綠體有無光照,得出結論氧氣是由葉綠體釋放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C錯誤;
D、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是道基礎題,考綱層次屬于識記層次,做本題的關鍵是正確記憶各實驗方法及結論.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性狀完全是由基因決定的 | |
B. | 基因對性狀的控制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 |
C. | 基因型相同,環境條件改變,性狀一定改變 | |
D. | 每種植物在環境條件改變時都能開多種顏色的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長跑時,人體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共同產物 | |
B. | 是否產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主要區別 | |
C. | 高等植物只能進行有氧呼吸,不能進行無氧呼吸 | |
D. | 在真核細胞的細胞呼吸中,中間產物丙酮酸的徹底分解是在線粒體中進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沙丘、火災后的森林上進行的演替都是初生演替 | |
B. | 稻田中的水稻長勢整齊無高矮差異,因此該群落沒有垂直結構 | |
C. | 如果時間允許,棄耕農田總能演替到森林階段 | |
D. | 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 | B. | ①② | C. | ②③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