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將新鮮蔬菜與煮沸冷卻的鹽水(鹽和清水的質量比為4:1)混勻裝瓶 | |
B. | 在酸性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形成玫瑰紅色染料 | |
C. | 發酵過程中始終要保持密封狀態,泡菜壇蓋邊緣的水槽中要始終裝滿水 | |
D. | 隨著發醇進行,亞硝酸鹽含量逐漸增加,用比色法可進行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 |
分析 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謝類型是異養厭氧型,在無氧條件下乳酸菌能夠將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為乳酸.泡菜的制作流程主要是:選擇材料、配置鹽水、調味裝壇、密封腌制.制作泡菜時,需要控制的主要因素有腌制時間、溫度和食鹽的用量等.溫度過高,食鹽用量過低、腌制時間過短,容易造成細菌大量繁殖,亞硝酸鹽含量增加
解答 解:A、泡菜制作中應先加蔬菜,再加鹽水,且鹽與水比例為1:4,A錯誤;
B、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B錯誤;
C、由于乳酸菌的嚴格厭氧的,因此發酵過程始終要保持密封狀態,泡菜壇蓋邊緣的水槽中要始終裝滿水,C正確;
D、隨發酵進行,亞硝酸鹽含量先逐漸增加,后又逐漸降低,用比色法可進行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泡菜的制作,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識記參與泡菜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謝類型,掌握泡菜制作的原理及條件,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豌豆的多對明顯相對性狀是孟德爾實驗成功的重要保障 | |
B. | “演繹”的內容主要指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 |
C. | 所選親本必須是純合子是驗證兩大遺傳定律的必要條件 | |
D. | 各種配子的成活率相等不是孟德爾分離比形成的必要條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用人口腔上皮細胞做“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時,需先對細胞進行鹽酸水解,然后用甲基綠、吡羅紅染色劑分別給涂片進行染色
B.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的實驗中,解離后要用95%的酒精進行漂洗
C.顯微鏡下觀察正在發生質壁分離的紫色洋蔥表皮細胞,可見液泡的顏色逐漸加深
D.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實驗中,計算紫紅色區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能反應NaOH進入瓊脂塊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多糖、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由許多單體連接而成的多聚體。下列有關單體與多聚體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單體連接成多聚體都需要生成H2O
B.有的多聚體在細胞間的信息交流中發揮重要作用
C.單體進入細胞的方式都是主動運輸
D.多聚體最終水解產物不一定是單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①×②到③,再到⑤過程中,只是發生了基因重組 | |
B. | 由③到⑥過程中,發生了非等位基因之間自由組合 | |
C. | 由③到⑥與由④到⑤過程中,都會用到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和幼苗 | |
D. | 用③培育出④過程常用方法Ⅲ是應用組織培養技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