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圖甲,表示接種量和溶氧量對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較適合建立種群“S”型增長模型的變量組合有轉速230r•min-1,接種量1.0mL;轉速230r•min-1,接種量1.5mL.接種量相同時,搖床轉速為250r•min-1時,由于氧氣供應充足,酵母菌代謝旺盛,增殖快,酵母菌種群在前6h增長較快.
分析圖1,表示采用血細胞計數板直接計數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時生物情況,
3、血球計數板的使用(以計數酵母菌為例)
(1)用血球計數板計數酵母菌懸液的酵母菌個數.
(2)樣品稀釋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懸液的計數,以每小方格內含有4-5個酵母細胞為宜,一般稀釋10倍即可.
(3)將血球計數板用擦鏡紙擦凈,在中央的計數室上加蓋專用的厚玻片.
(4)將稀釋后的酵母菌懸液,用吸管吸取一滴置于蓋玻片的邊緣,使菌液緩緩滲入,多余的菌液用吸水紙吸取,捎待片刻,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血球計數室內.
(5)計數時,如果使用16格×5格規格的計數室,要按對角線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個中格(即100個小格)的酵母菌數.如果規格為25格?6格的計數板,除了取其4個對角方位外,還需再數中央的一個中格(即80個小方格)的酵母菌數.
(6)當遇到位于大格線上的酵母菌,一般只計數大方格的上方和右方線上的酵母細胞(或只計數下方和左方線上的酵母細胞).
(7)對每個樣品計數三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計算每1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個數.
解答 解:(1)實驗前,需對酵母菌進行活化處理,目的是讓處于休眠狀態的酵母菌恢復為正常的生活狀態.
(2)接種量相同時,搖床轉速為250r•min-1的酵母菌種群在前6h增長較快的原因是氧氣供應充足,酵母菌代謝旺盛,增殖快
(3)據實驗結果,較適合建立種群“S”型增長模型的變量組合有轉速230r•min-1,接種量1.0mL;轉速230r•min-1,接種量1.5mL.
(4)①從試管中吸出酵母菌培養液前要振蕩(搖勻)目的是確保隨機取樣時有均勻的種群密度.
②圖1這塊血球計數板上有2個計數室.
③圖2表示的這個大方格上含有25個中方格,其體積是1mm×1mm×0.1mm=0.1 mm3.
④1mm2共有25個中方格,1個中方格有20個,則1mm2共有500個,1ml=1000mm2,所以1mL共有500×1000/(1×1×0.1)=5×106個.
故答案為:
(1)讓處于休眠狀態的酵母菌恢復為正常的生活狀態
(2)氧氣供應充足,酵母菌代謝旺盛,增殖快
(3)轉速230 r•min-1,接種量1.0 mL和1.5 mL
(4)①振蕩(搖勻) ②2 ③25 0.1 mm3④5×106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結果及分析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圖可推斷,決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長發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體上 | |
B. | 過程Ⅰ依賴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特點,也體現了細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 |
C. | 過程Ⅰ存在基因重組,過程Ⅱ存在染色體變異,只有后者可以用顯微鏡觀察 | |
D. | 若陰陽蝶能產生配子,雌配子正常,雄配子只有一半是正常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1 | 2 | 3 | 4 | 5 | 6 | 7 |
2,4-D 濃度(mol/L) | 清水 | 10-15 | 10-13 | 10-11 | 10-9 | 10-7 | 10-5 |
生根平均值 | 2.0 | 3.8 | 9.4 | 20.3 | 9.1 | 1.3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酶都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 | |
B. | 酶與無機催化劑沒有本質區別 | |
C. | 活細胞可產生酶,酶可在細胞外起作用 | |
D. | 酶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都可產生紫色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摩爾根通過果蠅實驗證明基因的本質是DNA | |
B. | 人體肝臟細胞中基因存在細胞核與線粒體中 | |
C. | 染色體DNA分子中堿基序列發生改變即可引起基因突變 | |
D. | 正常情況下女性紅綠色盲攜帶者的一個次級卵母細胞中有一個紅綠色盲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全國卷2參考版) 題型:綜合題
BTB是一種酸堿指示劑,BTB的弱堿性溶液顏色可隨其中CO2濃度的增高而由藍變綠再變黃。某同學為研究某種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進行了如下實驗: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藍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變成淺綠色,之后將等量的綠色溶液分別加入到7支試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長狀況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閉所有試管。各試管的實驗處理和結果見下表。
試管編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水草 | 無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距日光燈的距離(cm) | 20 | 遮光* | 100 | 80 | 60 | 40 | 20 |
50min后試管中溶液的顏色 | 淺綠色 | X | 淺黃色 | 黃綠色 | 淺綠色 | 淺藍色 | 藍色 |
*遮光是指用黑紙將試管包裹起來,并放在距日光燈100cm的地方。
若不考慮其他生物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中,50min后1號試管的溶液是淺綠色,則說明2至7號試管的實驗結果是由 引起的;若1號試管的溶液是藍色,則說明2至7號試管的實驗結果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顏色應為 (填“淺綠色”、“黃色”或“藍色”),判斷依據是 。
(3)5號試管中的溶液顏色在照光前后沒有變化,說明在此條件下水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全國卷1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與神經細胞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 ATP能在神經元線粒體的內膜上產生
B. 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中的移動消耗ATP
C. 突觸后膜上受體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經細胞興奮后恢復為靜息狀態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刺激a點,甲的指針一定偏轉1次 | B. | 刺激b點,甲的指針一定偏轉1次 | ||
C. | 刺激c點,乙的指針一定偏轉2次 | D. | 刺激d點,乙的指針一定偏轉2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