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膜蛋白和分泌蛋白質合成后都需要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修飾加工.
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組成
解答 解:(1)由題意可知,蛋白C是一種膜蛋白,蛋白質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合成后進入內質網腔初步加工,然后進入高爾基體腔進一步加工、分類、包裝,最終運輸到細胞膜表面.
(2)反射弧的結構是: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產生興奮的是感受器,產生興奮,興奮時神經纖維膜內電位變化是由負電位變為正電位,從而引起脂肪消化液分泌,效應器是傳出神經纖維末梢和他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該反射過程中效應器為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相關消化腺.此反射是先天性的,屬于非條件反射.
(3)分析實驗二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小鼠的小腸上皮細胞否含有蛋白C基因,因變量是脂肪分解物的吸收情況,實驗結果是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細胞吸收脂肪分解物減少,這表明小腸上皮細胞表面蛋白C具有促進脂肪分解物吸收的功能.
(4)為了證實其他哺乳動物的蛋白C也有相似作用,可行的做法是從該種動物的基因文庫中獲取蛋白C基因序列,然后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為受體,導入該基因序列,檢測發育出的小鼠相關指標的恢復程度.
故答案為:
(1)核糖體 內質網 高爾基體
(2)感受器 由負電位變為正電位 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相關消化腺 非條件
(3)促進脂肪分解物的吸收
(4)基因文庫 去除蛋白C基因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蛋白質的功能,反射弧的結構和作用,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是解題的基礎,分析題干準確獲取信息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抑制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 | B. | 促進血糖合成糖原或轉變成脂肪 | ||
C. | 抑制肝糖原的分解 | D. | 促進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核失去了全能性 | B. | 不同的細胞,基因是不同的 | ||
C. | 細胞中的基因的表達有選擇性 | D. | 細胞核中的基因發生了不同的變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同學的實驗可模擬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 | |
B. | 實驗中每只小桶內兩種小球的數量和小球總數都必須相等 | |
C. | 甲、乙重復100次實驗后,Dd和AB組合的概率約為$\frac{1}{2}$和$\frac{1}{4}$ | |
D. | 乙同學的實驗模擬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兔的白毛與黑毛,狗的直毛和卷毛都是相對性狀 | |
B. | 隱性性狀是指具有相對性狀的兩純合親本雜交,F1未表現出來的性狀 | |
C. | 純合子自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雜合子自交后代不會出現純合子 | |
D. | 性狀相同,遺傳因子不一定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胰島素分泌受胰高血糖素、神經遞質的影響,說明胰島素分泌受神經和體液共同調節 | |
B. | 神經遞質、胰島素發揮作用后失去活性,酶發揮作用后還可起催化作用 | |
C. | 口服胰島素無法治療以上兩種糖尿病,注射胰島素可治療以上兩種糖尿病 | |
D. | 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這兩種異常抗體引起的糖尿病都屬于自身免疫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特定藥物與單克隆抗體相結合制成的“生物導彈”,能夠用于殺死人類某些癌細胞。其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過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
B.經①形成的雜交瘤細胞都能無限增殖并產生特定抗體
C.②過程需要篩選并克隆單個雜交瘤細胞
D.抗體的靶向作用使③過程具有高度特異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