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為增加油菜種子的含油量,研究人員嘗試將酶D基因與位于葉綠體膜上的轉運肽基因相連,導人油菜細胞并獲得了轉基因油菜品種。
(1)研究人員依據基因的已知序列設計引物,采用____________法從陸地棉基因文庫中獲取酶D基因.從擬南芥基因文庫中獲取轉運肽基因.所含三種限制酶(Cla I、Sac I、Xba I)的切點如下圖所示。則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酶處理兩個基因后,可得到____________ (填圖中字母)端相連的融合基因。
(2)將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右上圖所示質粒的T-DNA中.構建____________并導入農桿菌中.將獲得的農桿菌接種在含____________的固體平板上培養得到含融合基因的單菌落,再利用培養基震蕩培養,可以得到用于轉化的浸染液.
(3)剪取油菜的葉片放入染液中一段時間后篩選獲得轉獲因油菜細胞.該細胞通過____________技術.可培育成轉基因油菜植株。
(4)提取上述轉基因油菜的mRNA.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獲得cDNA.再依據______的DNA片段設計引物進行擴增.對擴增結果進行檢側.可判斷融合基因是否完成___ ___。
(5)用_______________法可檢測轉基因油菜植株中的融合基因是否成功表達.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體高一下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玉米的黃粒和圓粒 B.家雞的長腿和毛腿
C.綿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莖和豆莢的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邢臺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植物的體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
B.該細胞中染色體與DNA分子的比例為1:1
C.該細胞的兩極各有一對中心粒
D.該細胞中染色體與DNA分子的比例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臨沂市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技術】(15分)農業生產的高度發展,現代化畜禽養殖業的迅猛發展,均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系列污染問題,發展生態農業、保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下面是“種植、養殖、加工、沼氣、肥料”五環產業并舉和互補的生態農業良性循環模式圖,請據圖分析作答:
(1)五環產業鏈生態農業一改傳統經濟模式,走生態經濟之路,其主要實行_________原則。
(2)從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來分析,建立五環產業鏈生態農業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3)沼氣發酵過程中所產氣體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_(2分)和CO2。
(4)五環產業鏈生態農業遵循的生態工程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該生態農業的優點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臨沂市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T4噬菌體浸染大腸桿菌,在感染后2、4、6、8、10min時向培養基中加入一定量的3H-尿嘧啶,培養適宜時間后,粉碎大腸桿菌分離得到RNA,并分別與熱變性后的含T4噬菌體DNA單鏈組、含大腸桿菌的DNA單鏈組混合雜交,檢測兩組的放射性強度并把結果繪制成曲線。兩組雜交后的結果分別對應的曲線是
A.b、a B.c、d C.d、c D.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南昌十所省命制高三二模沖刺生物試卷(五)(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沙漠中的嚙齒動物和螞蟻都以植物種子為食。嚙齒動物喜歡取食大粒種子,螞蟻偏愛小粒種子。在該生態系統中,大粒種子植物在與小粒種子植物的競爭中處于優勢。科研人員在1974~1977年間,在某一實驗區域內進行了嚙齒動物的有無對螞蟻數量影響的相關研究。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在該生態系統中,螞蟻和嚙齒動物之間沒有競爭關系
B.在該生態系統中,螞蟻和嚙齒動物分別屬于第二、三營養級
C.移走全部嚙齒動物后,螞蟻的數量會先增加然后維持相對穩定
D.嚙齒動物可通過植物間的競爭對螞蟻的數量產生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南昌十所省命制高三二模沖刺生物試卷(八)(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在農業用地中發現一種廣泛使用的除草劑(含氮有機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長
期使用可污染土壤。為修復被該除草劑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選育能降解該除草劑
的細菌(已知該除草劑在水中溶解度一定,該除草劑的培養基不透明)。
(1)制備土壤浸出液時,為避免菌體濃度過高,需將浸出液進行 處理。
(2)要從長期使用該除草劑的土壤中分離目的菌,上述培養皿中培養基的特點是:固體培
養基且 。若需要調節培養基pH,,應該在各種成分都溶化后且分裝 (填“前”或“后”)進行。
(3)在劃線前,接種環應該在酒精燈火焰上 。培養后發現,只有很少菌
落出現,大部分細菌在此培養基上不能生長的主要原因是 或有氧條件抑
制了這些細菌的生長。
(4)在固體培養基上形成的菌落中,無透明帶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有透
明帶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據此可篩選出目的菌。
(5 )A細菌和B細菌都能降解該除草劑,研究發現以每克菌體計算,A細菌降解該除草
劑的能力比B細菌要強,對此現象合理的假設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省高三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及發展史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檢測花生種子中是否含脂肪時,必須通過制片、染色和顯微鏡觀察的實驗方法
B.觀察口腔上皮細胞中兩類核酸分布的實驗步驟是制片、水解、沖洗、染色、觀察
C.觀察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中,可用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代替表皮細胞
D.1903年,美國遺傳學家薩頓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四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檢測某種生物個體的某組織時,發現該組織細胞內的水分減少,多種酶的催化效率降低,那么該個體的組織細胞最可能出現的變化還有( )
①呼吸速率減慢,細胞核體積增大
②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細胞間的黏著性降低
③細胞膜通透性改變,物質運輸能力降低
④能繼續分化,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