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人體內蛋白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每種蛋白質都有20種氨基酸構成 |
B.氨基酸種類和數量相同的蛋白質一定是同種蛋白質 |
C.蛋白質具多樣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
D.高溫低溫均會使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改變,且這種改變是不可逆的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做了一個實驗:用碘液檢驗一塊干面包,面包變成了藍色;然后咀嚼另一塊同樣的干面包,并用本尼迪特溶液(可使麥芽糖變成紅黃色)檢驗,結果咀嚼后的面包變成紅黃色。于是他得出了結論:面包被咀嚼后,其中的淀粉變成了麥芽糖。作這樣的結論不科學在于
A.未檢驗咀嚼后的面包中是否仍含有淀粉 |
B.未檢驗唾液中是否含淀粉 |
C.未檢驗咀嚼前干面包中是否含麥芽糖 |
D.未考慮面包的制作時間的長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新采摘的玉米果穗具有甜味,放一段時間后,甜味便降低。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后再保存,甜味會保留較長一段時間;如果采摘后放在35℃~40℃溫度下,
甜味消失得更快;如果采摘后馬上放入冰箱中冷藏,也可使甜味的保持時間延長。這些
現象說明了
A.酶起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 |
B.在35℃-40℃溫度下,酶很快就被分解了 |
C.溫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 |
D.低溫下酶能較長時間地起很強的催化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經測定:蠶豆種子在萌發初期,CO2的釋放量比氧氣的吸收量大3~4倍(細胞呼吸的
底物假設均為葡萄糖),這說明此時的蠶豆是
A.只進行需氧呼吸 |
B.厭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多于需氧呼吸 |
C.只進行厭氧呼吸 |
D.厭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少于需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以下對生物體ATP的有關敘述中正確的一項是
A.ATP與ADP是同一物質的兩種形態 |
B.ATP與ADP的相互轉化,在活細胞中其循環是永無休止的 |
C.生物體內的ATP含量很多,從而保證了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持續供應 |
D.ATP與ADP的相互轉化,使生物體內的各項反應能在常溫常壓下快速順利的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對于多細胞生物而言,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缺氧導致腦細胞死亡是細胞壞死 |
B.細胞癌變是所有細胞都要經歷的一個階段 |
C.皮膚上的老年斑是細胞凋亡的產物 |
D.人體各種組織細胞的衰老是同步進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