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自然界中能夠產生生物熒光的酶的統稱為熒光素酶。熒光素酶及其合成基因在生物研究中有著廣泛的利用。
(1)熒光素酶基因常被作為基因工程中的標記基因,其作用是將 篩選出來。
(2)下表為4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和酶切位點,右下圖為含有熒光素酶基因的DNA片段及其具有的限制酶切點。若需利用酶切法(只用一種酶)獲得熒光素酶基因,最應選擇的限制酶是 。
限制酶 | Msp I | BamH I | Mbo I | Sma I |
酶切位點 |
(3)利用PCR技術擴增熒光素酶基因是利用 的原理,使熒光素酶基因數量呈 方式增加。
(4)迄今為止,可將上述具有熒光素酶基因的運載體導入動物細胞的技術,應用最多的、最有效的是 。經一系列步驟,將所獲得的胚胎早期培養一段時間后,再移植到雌性動物的 或子宮內,使其發育成為具有新性狀的動物。
(5)囊胚階段的胚胎進行胚胎分割,可以提高胚胎的利用率,但在進行分割時應注意 。
(6)熒光素酶在ATP的參與下,可使熒光素發出熒光。生物學研究中常利用“熒光素-熒光素酶發光法”來測定樣品中ATP的含量。某研究小組對“測定ATP時所需熒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濃度”進行了探究。
【實驗材料】1×10-8mol/LATP標準液、緩沖溶液、70mg/L熒光素溶液(過量)、濃度分別為10、20、30、40、50、60、70mg/L的熒光素酶溶液。
【實驗結果】見下圖。
【實驗分析與結論】
①實驗過程:為使結果更加科學準確,應增設一組 作為對照。除題目已涉及的之外,還需要嚴格控制的無關變量有 (至少寫出一個)。
②實驗結果:由圖C可知, 點所對應的熒光素酶濃度為最佳濃度。
(7)食品衛生檢驗中,可利用上述方法測定樣品中細菌的ATP總含量,進而測算出細菌的數量,判斷食品污染程度。測算的前提是每個細菌細胞中ATP的含量 。
(1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含有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2分) (2)MspⅠ(2分)
(3)DNA雙鏈復制 指數 (4)顯微注射技術 輸卵管(2分)
(5)將內細胞團均等分割(2分)
(6)①濃度為0 mg/L的熒光素酶溶液 溫度(或反應時間等) ②d
(7)大致相同(且相對穩定)
【解析】
試題分析:(1)在基因工程中,標記基因的作用是將含有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篩選出來。
(2)比較各種酶切位點可知,限制酶Sma I的酶切位點中包含有限制酶Msp I的酶切位點,而且限制酶Sma I和Msp I分別位于熒光素酶基因的兩側,若利用酶切法,并且只用一種酶,獲得熒光素酶基因,最應選擇的限制酶是MspⅠ。
(3)PCR技術擴增熒光素酶基因是利用了DNA雙鏈復制的原理,使熒光素酶基因數量呈指數方式增加。
(4)將具有熒光素酶基因的運載體導入動物細胞(通常為受精卵),常采用顯微注射技術。正常情況下,受精過程發生雌性動物的輸卵管內,受精卵形成后即在輸卵管內進行有絲分裂、開始發育,并且向子宮方向移動,因此,可將基因工程中獲得的胚胎早期培養一段時間后,再移植到雌性動物的輸卵管或子宮內,使其發育成為具有新性狀的動物。
(5)進行胚胎分割時應注意將內細胞團進行均等分割。
(6)①依題意,該實驗的目的是“測定ATP時所需熒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濃度”,自變量是不同的熒光素酶溶液的濃度,因變量可通過樣品中熒光素發出熒光的強弱來判斷ATP含量的多少,只有與不加熒光素酶溶液的一組對照,實驗才更具有說服力,所以應增設一組濃度為0 mg/L的熒光素酶溶液作為對照。除了自變量外,凡是對實驗結果有影響的因素都屬于無關變量,如溫度、反應時間、加入液體的量等等,需要嚴格控制。②坐標圖顯示,熒光素酶濃度低于40 mg/L時,隨熒光素酶溶液濃度的增加,測試管中熒光強度逐漸增加,當達到40 mg/L時,熒光強度不再隨熒光素酶溶液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d點所對應的熒光素酶濃度為最佳濃度。
(7)如果每個細菌細胞中ATP的含量大致相同(且相對穩定),即可利用上述方法測定樣品中細菌的ATP總含量,進而測算出細菌的數量,從而判斷食品污染程度。
考點:本題考查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實驗變量的控制及探究實驗的程序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增城新塘中學高二上期中(文)生物(解析版) 題型:?????
關于內環境穩態調節機制的現代觀點是( )
A.神經調節 B.體液調節
C.神經—體液—免疫調節 D.神經—體液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三上學期12月階段性教學質檢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分裂是生物體一項重要的生命活動,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A.圖①表示某植株體細胞分裂,下一時期的主要特點是DNA數目加倍
B.圖②表示某動物睪丸內的減數分裂,此細胞產生Aa精子的幾率是0
C.圖③是某高等雌性動物體內的一個細胞,一定代表的是卵細胞
D.圖②、③所示細胞的染色體行為分別對應于圖④中的BC、DE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毛角蛋白Ⅱ型中間絲(KIFⅡ)基因與絨山羊的羊絨質量密切相關。獲得轉KIFⅡ基因的高絨質絨山羊的簡單流程如圖。
(1)將KIFⅡ基因導入目的基因的細胞內,獲得轉KIFⅡ基因的高絨質絨山羊這種新性狀的產生所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從基因文庫中獲得的KIFⅡ基因可用_________技術進行擴增。過程①中最常用的運載工具是 。
(2)在過程②中,用___________處理將皮膚組織塊分散成單個成纖維細胞。在培養過程中,將成纖維細胞置于_____________混合的氣體培養箱中進行培養。培養液中加入__________達到無菌環境。
(3)在過程③中,用______________處理以獲取更多的卵(母)細胞,在體外培養到______________期通過顯微操作進行去核處理。
(4)從重組細胞到早期胚胎過程中所用的胚胎工程技術是___________。在胚胎移植前,通過_________技術可獲得較多胚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人體的特異性免疫過程,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⑤⑥兩種免疫依次表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B.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a、b、c、d、f
C.抗原刺激后,細胞b和細胞c的細胞周期變長
D.物質④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可特異性清除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開封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萌發的小麥種子中的淀粉酶主要有α-淀粉酶(在pH3.6以下迅速失活,但耐熱)、β-淀粉酶(不耐熱,70°C條件下15min后就失活,但耐酸)。以下是以萌發的小麥種子為原料來測定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實驗,請回答下列與實驗相關的問題。
【實驗目的】測定40°C條件下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實驗材料】萌發3天的小麥種子。
【主要器材】麥芽糖標準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試劑、蒸餾水、恒溫水浴鍋、試管等。
【實驗步驟】
(1)制備不同濃度麥芽糖溶液,與斐林試劑生成標準顏色。取7支潔凈試管編號,按下表中所示加入試劑,而后將試管置于60°C水浴中加熱2min,取出后按編號排序。
試劑 | 試管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麥芽糖標準溶液(mL) | 0 | 0.2 | 0.6 | 1.0 | 1.4 | 1.6 | 2.0 |
蒸餾水(mL) | X | 1.8 | Y | 1.0 | Z | 0.4 | 0 |
斐林試劑(mL)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表中Z代表的數值是 。
(2)以萌發的小麥種子制取淀粉酶溶液,將裝有淀粉酶溶液的試管置于 ,取出后迅速冷卻,得到α-淀粉酶溶液。
(3)取A、B、C、D四組試管分別作以下處理:
試管 | A1 | A2 | A3 | B1 | B2 | B3 | C | D |
5%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
α-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
蒸餾水(mL) | 1 | |||||||
40°C水浴鍋中保溫(min)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4)將A1和B1試管中溶液加入到E1試管中,A2和B2溶液加入到E2試管中,A3和B3溶液加入到E3試管中,C、D試管中的溶液均加入到F試管中,立即將E1、E2、E3、F試管在40°C水浴鍋中保溫一段時間。然后分別加入2mL斐林試劑,并經過60°C水浴中加熱2min后,觀察顏色變化。
【結果分析】將E1、E2、E3試管中的顏色與 試管進行比較得出麥芽糖溶液濃度,并計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平均值。
【討論】①實驗中F試管所起的具體作用是排除 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從而對結果進行校正。②若要測定β-淀粉酶的活性,則需要對步驟二進行改變,具體的操作是將淀粉酶溶液 ,從而獲得β-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綏化市三校高三上期末聯考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5分)回答下列有關現代生物科技方面的問題:
(1)構建基因工程表達載體時,用不同類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產生黏性末端,也可能產生________末端。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后使其直接進行連接,一般選擇能使二者產生___________(相同、不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
(2)在精卵結合過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稱做: 。
(3)生態經濟:使一個系統產出的污染物,能夠成為本系統或另一個系統的生產原料,從而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無廢棄物農業”體現了生態工程 原理。
(4)若要獲取轉基因植物人工種子,需培養到_______________階段,再進行人工種皮的包裹;如用植物細胞實現目的基因所表達的蛋白質類藥物的工廠化生產,培養到_______________階段即可。
(5)動物克隆技術:目前動物的克隆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技術來實現,我國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對________________的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上海市松江區高三上期末質量監控生命科學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有關生命活動調節的問題。(12分)
Ⅰ Kisspeptin,簡稱Kp,是Kp神經元產生的一類多肽類激素,它通過調節生物體內雌激素含量來調控生殖活動。通常情況下,右圖中的過程①參與鵪鶉體內雌激素含量的調節;排卵前期,啟動過程②進行調節。
(1)神經元內合成Kp的細胞器是 。Kp作用的靶細胞是 。器官A是 。
(2)在幼年期,通過過程①反饋調節,Kp釋放量 ,最終維持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啟動過程②的生理意義是 ,促進排卵。
Ⅱ 某興趣小組通過記錄傳入神經上的電信號及產生的感覺,研究了不同刺激與機體感覺之間的關系,結果如下:
(3)神經纖維在未受到刺激時,膜內外電位的表現是 ,受到刺激時產生的可傳導的興奮稱為 。
(4)不同類型的刺激引起不同類型的感覺,原因是 不同;不同強度的刺激通過改變傳入神經上電信號的 ,導致感覺強度的差異。
(5)當給某部位受損的人熱刺激時,可在整個傳入通路中記錄到正常電信號,但未產生感覺,其受損的部位可能是 。
(6)若在圖中C和D兩點的細胞膜表面安放電極,中間接記錄儀(電流左進右出為+)。當信號在神經細胞間傳遞時,檢測到的結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高一上學期2月期末統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細胞周期,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a→b→a表示一個細胞周期
B.染色體的平均分配發生于a→b段
C.b→a段細胞有適度的生長
D.根尖分生區中處于b→a段的細胞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