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曲線的處理條件是此酶催化反應的最適條件 |
B、三條曲線的差異不可能是由于pH不同造成的 |
C、三條曲線的差異可能是反應底物的量不同造成的 |
D、三條曲線的差異可能是處理溫度的不同造成的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內分泌腺分泌的各類激素都在內質網的核糖體上合成 |
B、淀粉、糖原、纖維素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不含N、P等元素 |
C、越冬植物體內自由水的含量多,是對不良環境的一種適應 |
D、質量相同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氧化分解所釋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和蛙的紅細胞的無絲分裂 |
B、漿細胞分泌抗體和突觸小體釋放神經遞質 |
C、變形蟲的變形運動和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復原 |
D、核糖體上合成的解旋酶進入細胞核和細胞膜上糖蛋白的識別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
| ||
B、
| ||
C、
|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酶促反應速度可以用底物消失所需時間來表示 |
B、Ⅱ和Ⅰ相比較,酶反應速率慢,因為溫度低,酶活性降低 |
C、AB段影響酶反應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溫度 |
D、BC段限制酶反應速率的因素是酶濃度(或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現輕度發熱現象,這是神經-體液調節的結果 |
B、若該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那么,其體內抗體始終不可能超過乙圖最高值 |
C、抗體在細胞內合成、分泌時依次經過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 |
D、抗體合成過程中,遺傳信息的傳遞途徑是DNA→mRNA→抗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⑤⑦ | D、③⑤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甲、乙兩種變異類型分別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基因重組 |
B、甲圖是由于個別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導致染色體上基因數目改變的結果 |
C、乙圖是由于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交叉互換的結果 |
D、甲、乙兩圖常出現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體數與DNA數之比為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