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由圖可知,該物種遷入新環境后,其種群數量一直呈“J”型增長 | |
B. | 理論上該種群在此環境中的環境容納量約為400只 | |
C. | 導致第5年到第9年這段時間內種群數量增長速率下降、種群數量減少的因素主要包括天敵、生活空間和資源有限等 | |
D. | 如果該種群為某種作物害蟲,則在第5年防治最有效 |
分析 據圖可知,根據種群數量增長速率先增大后下降說明該種群數量變化呈“S”型曲線;第5年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說明處于$\frac{K}{2}$,因此該種群的環境容納量為400;第5年到第9年,種群的增長率下降,但數值是大于0,說明種群的數量在增加.
解答 解:A、由圖可知,該物種遷入新環境后,種群的增長率先增加后減少,其種群數量呈“S”型增長,A錯誤;
B、環境容納量(K值)是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在第5年時種群增長率最大,處于$\frac{K}{2}$處,種群數量為200只,則K值為400只,B正確;
C、導致第5年到第9年這段時間內種群數量增長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敵、生活空間和資源等,雖然種群的增長率下降,但種群增長率大于0,說明種群的數量在增加,C錯誤;
D、防治害蟲時,越早越好,在第5年時種群增長率最大,會出現蟲患,故最遲要在第5年防治,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結合柱形圖,考查種群的數量關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上高二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植物體的整個生命歷程中,植物激素起到了關鍵作用,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頂端優勢時,側芽不能產生生長素,頂芽產生生長素運向側芽的方式是極性運輸
B.莖的背地性是對生長素生理作用兩重性的集中體現
C.在蘆葦生長期噴施赤霉素可增加其產量
D.油菜開花時因氣候原因未能正常授粉,可噴灑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溶液降低損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體紅細胞呈圓餅狀,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下面是將人體紅細胞分別放在三種不同的液態環境中,下圖為一段時間內的變化示意圖,請分析該圖說明的問題是
A.水分容易進出細胞
B.無機鹽離子容易進出細胞
C.紅細胞有運輸氧氣的功能
D.水分和無機鹽對于維持細胞的形態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長素在3處促進生長 | |
B. | 實驗說明植物體內生長素分布較多處生長快 | |
C. | 2、3處生長受到抑制 | |
D. | 小平臺若置于水平轉盤上緩慢轉動,幼苗將水平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添加物質種類及處理濃度(?M) | 根伸長區細胞長度(?m) |
1 | 對照 | 175.1 |
2 | 0.20ACC | 108.1 |
3 | 0.05IAA | 91.1 |
4 | 0.20ACC+0.05IAA | 4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膜以胞吐形式釋放的物質不全都是蛋白質 | |
B. | 細胞內的囊泡可來自于內質網或高爾基體之外的膜結構 | |
C. | 生物膜在物質運輸、能量轉換、信息傳遞中起重要作用 | |
D. | 原生質體置于等滲溶液中,幾乎無水分子進出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