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操作步驟:取材→解離→染色→漂洗→壓片→觀察 | |
B. | 用差速離心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和細胞質中各種細胞器 | |
C. | 在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的實驗中,需用鹽酸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 | |
D. | 用黑藻葉片觀察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會干擾實驗現象的觀察 |
分析 1、“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制作臨時裝片的步驟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在觀察質壁分離與復原的實驗中需要用顯微鏡觀察;利用差速離心法分離不同大小的多種細胞器;分離色素原理: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速度不同,從而分離色素.溶解度大,擴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擴散速度慢.濾紙條從上到下依次是:胡蘿卜素(最窄)、葉黃素、葉綠素a(最寬)、葉綠素b(第2寬),色素帶的寬窄與色素含量相關..
2、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原理:
(1)染色: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甲基綠與DNA的親和力強,吡羅紅與RNA的親和力強,即甲基綠+DNA一呈現綠色,吡羅紅+RNA-呈現紅色.利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對細胞染色,可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2)水解:鹽酸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質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
解答 解:A、該實驗需要制作臨時裝片,其步驟為:解離、漂洗、染色和制片,A錯誤;
B、研究人員利用差速離心法分離細胞器,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B錯誤;
C、加入8%鹽酸能促使細胞膜上蛋白質變性,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利于染色劑進入細胞,C正確;
D、葉片的葉肉細胞中液泡呈無色,葉綠體的存在使原生質層呈綠色,有利于實驗現象的觀察,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課本基礎實驗的原理和選材,意在考查學生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天水一中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文)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屬于大量元素的一組是( )
A.N、S、O、Mg B.H、O、K、B C.P、N、C、Mo D.Ca、C、O、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單克隆抗體制備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與骨髓瘤細胞融合的是未經免疫的B淋巴細胞
B.融合前需用多種蛋白酶處理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
C.融合后用特定的選擇培養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后期還需要進行克隆化培養和抗體檢測
D.雜交瘤細胞進行體內培養,是為了獲得能產生單克隆抗體的胚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年2月3日,英國議會下院通過一項歷史性法案,允許以醫學手段培育“三親嬰兒”。三親嬰兒的培育過程可選用如下技術路線。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技術可避免母親的線粒體遺傳病基因傳遞給后代
B.捐獻者攜帶的紅綠色盲基因不能遺傳給三親嬰兒
C.三親嬰兒的染色體全部來自母親提供的細胞核
D.三親嬰兒的培育還需要早期胚胎培養和胚胎移植等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 | B. | ②④ | C. | ③④ | D. | 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形成該蛋白質的過程中脫去了277個水分子 | |
B. | 該蛋白質至少有2個游離的氨基 | |
C. | 該蛋白質至少有280個羧基 | |
D. | 該蛋白質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數量、種類、排列順序三方面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Ⅰ物種進化為不同的物種,經歷了從地理隔離到生殖隔離的過程 | |
B. | 欲判斷Ⅳ與Ⅱ是否為同一物種,只需看Ⅳ與Ⅱ能否自由交配即可 | |
C. | Ⅱ遷到湘江西岸后,不與Ⅲ物種進化為同一物種,內因是種群的基因庫不同 | |
D. | Ⅲ物種的種群基因頻率發生了變化,則該種群在進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