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 |
B. | 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發生變化不一定導致性狀改變 | |
C. | 一個基因只能控制一種形狀,多個基因不能同時控制一種性狀 | |
D. | 所有基因控制蛋白的合成都符合中心法則并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 |
分析 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控制生物的性狀,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影響細胞代謝,進而間接控制生物的性狀,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結構來直接控制性狀,如鐮刀形細胞貧血癥、囊性纖維病.
解答 解:A、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間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A錯誤;
B、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等原因,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發生變化不一定導致性狀改變,B正確;
C、基因與性狀之間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的關系,C錯誤;
D、所有基因控制蛋白的合成都符合中心法則,但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蛋白質和性狀之間的關系,要求考生識記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兩條途徑;識記基因與性狀之間的關系,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吉林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Ⅰ.為比較不同處理方法對洋蔥(2n=16)根尖細胞分裂指數(即視野內分裂期細胞數占細胞總數的百分比)的影響,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洋蔥的老根去除,經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將洋蔥分組同時轉入質量分數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別培養24h、36h、48h;秋水仙素處理停止后再轉入清水中分別培養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用卡諾氏液處理8h,然后將根尖浸泡在15%鹽酸溶液和95%酒精溶液中5~8min。
④步驟D_______。
⑤用苯酚品紅染液進行染色。
⑥制片、鏡檢;計數、拍照。
實驗結果:不同方法處理后的細胞分裂指數(%)如下表。
秋水仙素溶液處理 | 清水培養時間/h | ||||
質量分數/% | 時間/h | 0 | 12 | 24 | 36 |
0.01 | 24 | 10.71 | 13.68 | 14.19 | 14.46 |
36 | 9.94 | 11.99 | 13.59 | 13.62 | |
48 | 7.98 | 10.06 | 12.22 | 11.97 | |
0.1 | 24 | 7.74 | 9.09 | 11.07 | 10.86 |
36 | 6.12 | 7.87 | 9.98 | 9.81 | |
48 | 5.97 | 6.68 | 7.98 | 8.56 | |
請分析上述實驗,回答有關問題:
(1)步驟③中卡諾氏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根尖浸泡在15%鹽酸溶液和95%酒精溶液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④中”D”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實驗可知,提高細胞分裂指數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Ⅱ.水稻性狀中,抗瘟。ˋ)對易染瘟病(a)為顯性,高稈(B)對矮稈(b)為顯性,F用高稈抗病品種與矮稈易染病品種來培育可穩定遺傳的矮稈抗病新品種,①~⑥表示培育過程中可采用的手段和過程。請分析回答:
(1)圖中所示育種手段中,不能實現育種目標的是[ ] (在括號內填圖中序號,橫線上寫文字)。
(2)能獲得育種需要的表現型植株,但性狀不能穩定遺傳的是[ ] (在括號內填圖中序號,橫線上寫文字),此育種方式最大的缺陷是 。
(3)①→②育種方式是 ,其依據的原理是 。
(4)④過程常用秋水仙素處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③⑤⑦ | D. | ④⑤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吉林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肥胖與遺傳密切相關,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發現于一突變系肥胖小鼠,人們對該基因進行了相關研究。
①為確定其遺傳方式,進行了雜交實驗,根據實驗結果與結論完成以下內容。
實驗材料: 小鼠;雜交方法: 。
實驗結果:子一代表現型均正常;結論: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②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編碼鏈(模板鏈的互補鏈)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個 C 被T 替換,突變為決定終止密碼(UAA 或 UGA 或 UAG)的序列,導致某蛋白質類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變后的序列是 ,這種突變 (1分)(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轉錄終止。
③在人類肥胖癥研究中發現,許多人能正常分泌該類激素卻仍患肥胖癥,其原因是 。
(2)目前認為,人的體重主要受多基因遺傳的控制。假如一對夫婦的基因型均為 AaBb(A、B 基因使體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應,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從遺傳角度分析,其子女體重超過父母的概率是 ,體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為 。
(3)有學者認為,利于脂肪積累的基因由于適應早期人類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遺傳到現代, 表明 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在這些基因的頻率未明顯改變的情況下,隨著營養條件改善,肥胖發生率明顯增高,說明肥胖是 作用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原理是低溫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不能移向兩極 | |
B. | 解離后的洋蔥根尖漂洗后才能進行染色 | |
C. | 改良苯酚品紅染色可以使細胞中的染色體著色 | |
D. | 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大多數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發生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在S處給予刺激,則在A處可測知有興奮存在 | |
B. | C中的物質化學成分均為蛋白質 | |
C. | 興奮在A-B的傳導速度等于D-E的傳導速度 | |
D. | 興奮在神經細胞之間通過電信號傳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二種 | B. | 四種 | C. | 六種 | D. | 八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雜合子成對遺傳因子中,至少有一對是雜合狀態 | |
B. | 隱性性狀是指生物體不能表現出來的性狀 | |
C. | 表現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 |
D. | A和A,A和a,a和a都是等位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