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 | 第1次加入物 | 第2次加入物 | 第3次加入物 | 加熱 | 顏色變化 |
1號 | 2mL蘋果汁 | 0.5mL 0.05g/mL的CuSO4溶液 | 0.5mL 0.1g/mL的NaOH溶液 | 加熱 | |
2號 | 2mL蘋果汁 | A | B | 加熱 | |
3號 | 2mL蘋果汁 | C | 加熱 |
分析 斐林試劑是由甲液(質量濃度為0.1g/mL氫氧化鈉溶液)和乙液(質量濃度為0.05 g/mL硫酸銅溶液)組成,用于鑒定還原糖,使用時要將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需水浴加熱.據此答題.
解答 解:(1)根據實驗者設想按照不同的順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混合后使用,2、3號試管中空格處應加入的物質:
A:0.5mL 0.1g/mL的NaOH溶液;
B:0.5mL 0.05g/mL的CuSO4溶液;
C:0.5mL 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的混合物.
(2)由表格分析可知,1號和2號試管相比實驗變量是氫氧化鈉與硫酸銅的加入順序.
(3)①若1、2、3三支試管均出現磚紅色沉淀現象,說明實驗猜想是正確的;②若1、2、3三支試管不全出現磚紅色沉淀現象,說明實驗猜想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
(1)0.5 mL 0.1 g/mL的NaOH溶液 0.5 mL 0.05 g/mL的CuSO4溶液 0.5 mL 0.1 g/mL的NaOH溶液和0.5 mL 0.05 g/mL的CuSO4溶液的混合液
(2)0.5 mL 0.05 g/mL的CuSO4溶液與0.5 mL 0.1 g/mL的NaOH溶液的加入順序
(3)①若1、2、3三支試管均出現磚紅色沉淀現象,說明實驗猜想是正確的
②若1、2、3三支試管不全出現磚紅色沉淀現象,說明實驗猜想是錯誤的
點評 本題考查課本基礎實驗的原理和選材,要求學生掌握鑒定還原糖的實驗方法,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并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處理.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需氧生物的細胞都是以線粒體作為產能的“動力車間” | |
B. | 溶酶體能合成多種水解酶并降解所吞噬的物質 | |
C. | 噬菌體、藍藻、酵母菌都具有核糖體這種細胞器 | |
D. | 葉綠體和線粒體兩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種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與氨基酸的連接方式有關 | |
B. | 基因多樣性是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根本原因 | |
C. | 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均以蛋白質作為信息分子 | |
D. | 蛋白質熱變性時肽鍵數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段細胞內的主要變化是DNA的復制和相關蛋白質的合成 | |
B. | BC段細胞內出現紡錘體 | |
C. | CD段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 | |
D. | EF段細胞內形成細胞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壓力感受器傳入沖動頻率升高 | B. | 腎上腺素的作用減弱 | ||
C. | 心率減慢導致外周阻力升高 | D. | 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加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