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國在東海海域實行“伏季休漁”, 即不得從事捕撈作業的時間為每年的三伏季節,所以又稱伏季休漁。其目的是
A.檢測漁船和捕魚器械,節省燃料 |
B.控制捕魚的大小和數量,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
C.防止“赤潮”的出現和海水污染惡化 |
D.實施分區管理,避免漁事糾紛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基因突變鼠和正常鼠運動對血糖濃度的影響。基因突變鼠出現圖中狀況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胰島B細胞受損 |
B.細胞缺乏胰島素受體 |
C.細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體 |
D.細胞無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圖1、圖2分別表示某種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模式圖,圖3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數的變化,圖4表示有絲分裂中不同時期染色體和DNA的數量關系。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圖1所示細胞中共有4條染色體,8個DNA分子;圖2所示細胞中有0條姐妹染色單體 |
B.圖1所示細胞處于圖3中BC段;完成圖3中CD段變化的細胞分裂時期是后期 |
C.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如圖4中d所示的情況 |
D.圖4中a可對應圖3中的BC段;圖4中c對應圖3中的AB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種群和群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種群密度不能反映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 |
B.森林動物的垂直分層主要與光照有關 |
C.種群和群落均有各自的空間特征 |
D.人類活動往往能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一個隨機交配的種群,在沒有遷移等條件下,兩年內該種群的基因型頻率的變化如下表。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種群的生物沒有發生進化 |
B.該種群發生基因突變的頻率很高 |
C.該種群的生活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
D.若該種群在第2、3年連續自交,則A的基因頻率會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下圖所示:人體細胞內含有抑制癌癥發生的p53(P+)基因有兩個部位能被E酶識別;癌癥患者的p53基因突變后為p-。現有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區域經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現170、220、290和460個堿基對的四種片段,那么他的基因型是
A.P+P+ | B.P+p- | C.p-p- | D.P+P+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生態學觀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態系統中最基本的能量固定 |
B.桑基魚塘生態系統體現了物質循環和能量多級利用的原理 |
C.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只發生在生物之間,不會發生在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 |
D.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油菜種子在發育和萌發過程中,糖類和油脂的變化曲線。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油脂,所貯存的能量油脂多于糖 |
B.種子發育過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轉變為油脂,種子需要的氮增加 |
C.種子萌發時,油脂酶的活性很高 |
D.種子萌發時,油脂轉變為可溶性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學含義,M代表相關指標的相對值。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M表示基因多樣性,a—d表示不同種類植物,則在劇烈變化環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 |
B.若M表示物種的豐富度,a—d表示不同生態系統,則a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最強 |
C.若M表示種群密度,a-d表示同種生物的四個種群,則b種群的種內斗爭最激烈 |
D.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條食物鏈中的四個物種,則a是最高營養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