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條件 | 吞噬程度 | |
1 | 巨噬細胞+病原細菌(p) | + |
2 | 巨噬細胞+病原細菌(p)+補體 | ++ |
3 | 巨噬細胞+病原細菌(p)+抗p的抗體 | ++ |
4 | 巨噬細胞+病原細菌(p)+補體+抗p的抗體 | +++ |
A、本實驗不涉及體液免疫 |
B、補體是內環境的組成成分之一 |
C、補體能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
D、補體和抗P的抗體在功能上有累加效應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測交是檢測某高莖豌豆是否為純合子的最簡便方法 |
B、R型肺炎雙球菌轉化為S型菌的變異屬于基因重組 |
C、n個被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大腸桿菌后可產生2n個帶放射性的子代 |
D、DNA分子的兩條鏈平行是因為A-G堿基對和T-C堿基對的直徑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可以用樣方法測定藻類的種群密度,在中營養化水體中脆桿藻的K值最大,增長方式為J型增長 |
B、微囊藻在富營養化水體中的適應性最弱,用脆桿藻能夠控制富營養化水體中微囊藻的數量 |
C、中營養化水體最有利于能量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一年中流向藻食性魚類的能量為藻類固定能量的10-20% |
D、三種藻類之間為競爭關系,水體中N、P等元素的含量變化會改變它們間的優勢地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X1過程的完成必須依賴于一種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 |
B、X1過程吸收的CO2總量與Y1、Y2、Y3…及Z過程釋放的CO2總量相等 |
C、當該生態系統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時,X3過程的能量值約為X1過程能量值的1%~4% |
D、X1、X2、X3…過程提供的有機物中的碳將全部轉變為Z過程釋放的CO2中的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復雜生態系統中的個體出生率和死亡率相近 |
B、物種多的生態系統中包含著復雜的負反饋調節機制 |
C、生物種類多,營養結構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強 |
D、一種生物大量減少,它在食物鏈中的位置可以由這個營養級的其他生物來取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氧氣濃度為6%時,細胞只進行有氧呼吸 |
B、隨氧氣濃度的增加,CO2的釋放量先減少,后增加,最后趨于穩定 |
C、該溫度下,細胞只進行無氧呼吸時釋放的CO2比只進行有氧呼吸時多 |
D、氧氣濃度大于18%后,氧氣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吞噬細胞攝取、處理病原體,暴露出該病原體特有抗原 |
B、B細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 |
C、T細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 |
D、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并導致靶細胞裂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CO2分子通過細胞膜需要ATP提供能量 |
B、葡萄糖跨膜運輸不需要載體蛋白 |
C、細胞融合與細胞膜的流動性有關 |
D、變形蟲和草履蟲的細胞膜基本組成成分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