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圖1,AB表示蛋白質,磷脂雙分子層構成基本骨架.
分析圖2,a表示核糖體,b表示內質網,c表示線粒體,d表示高爾基體.
分析圖3,分泌蛋白合成與分泌過程: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內質網進行粗加工→內質網“出芽”形成囊泡→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高爾基體“出芽”形成囊泡→細胞膜.這樣內質網膜面積減少,細胞膜面積增多,高爾基體膜面積幾乎不變.X是內質網,Y是細胞膜,Z是高爾基體.
解答 解:(1)構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或磷脂)和蛋白質,其中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質分子以覆蓋、鑲嵌、貫穿的方式存在于磷脂雙分子層中.生物膜系統包括細胞膜、細胞器膜和核膜.
(2)有氧呼吸的場所為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若A、B結構中均含有有氧呼吸有關的酶,則該結構表示線粒體結構的一部分,在線粒體的基質(B)中發生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的反應,即丙酮酸和水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ADP轉化成ATP);則A表示線粒體內膜的一部分,該部位進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的反應.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A結構)上含有吸收光能的色素.
(3)分離細胞中細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離心法,觀察圖2中c線粒體常用健那綠染液,染成藍綠色.
(4)圖2中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是 a(核糖體)、c (線粒體),藍藻細胞也有的細胞器是a(核糖體).
(5)根據以上分析可知,X是內質網、Y是細胞膜、Z是高爾基體.則曲線X、Z代表的分別是圖2中的b、d膜面積變化.
故答案為:
((1)脂質(或磷脂)和蛋白質 細胞膜、細胞器膜和核膜
(2)線粒體內(膜) 丙酮酸和水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ADP轉化成ATP) 類囊體
(3)差速離心法 健那綠染液
(4)a、c a
(5)b、d
點評 本題結合曲線圖,考查生物膜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的聯系以及分泌蛋白的形成過程,要求考生識記各細胞器的功能,掌握分泌蛋白合成與分泌過程,能準確圖中各字母所指代,再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同一植株的幼根對生長素的反應敏感度高于幼芽 | |
B. | 棉花表現出的頂端優勢與頂芽產生的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有關 | |
C. | 用生長素處理番茄得到無籽番茄,屬于可遺傳變異 | |
D. | 用一定濃度的2,4-D溶液浸泡葡萄插條基部可誘導生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控制物質進出細胞,但其控制作用是相對的 | |
B. | 保障了細胞內部環境的相對穩定 | |
C. | 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大多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關 | |
D. | 細胞膜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過程a只能在植物葉肉細胞內進行 | |
B. | 過程a、b、c、d都可能在植物細胞內完成 | |
C. | 過程b只能在植物細胞內進行 | |
D. | 過程d只有高等動物和乳酸菌能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是①②④⑤ | |
B. | 細胞中含有4個染色體組的是④ | |
C. | ⑤中可發生等位基因的相互分離 | |
D. | ⑥中的染色體數和DNA分子數都是③中的兩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噴灑一定濃度的生長液可以防止柑橘未經采摘而提前脫落 | |
B. | 可向未完成受粉的水稻噴灑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以減少損失 | |
C. | 若病毒抑制了玉米植株中赤霉素的合成,則可能出現矮化植株 | |
D. | 向培養基中加入細胞分裂素有利于離體組織細胞的分裂和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