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 | 甲箱 | 乙箱 | ||||||
果蠅數 | A | T1 | E | 果蠅數 | A | T2 | E | |
第一代 | 20 | 100% | 0 | 64% | 20 | 10O% | 0 | 65% |
第四代 | 350 | 89% | 15% | 64.6% | 285 | 97% | 8% | 65.5% |
第七代 | 500 | 67% | S2% | 65.2% | 420 | 96% | 66% | 66.8% |
第十代 | 560 | 61% | 89% | 65% | 430 | 95% | 93% | 65% |
分析 1、種群是生活在一定區域內的同種是生物個體的總和,一開始,甲箱和乙箱果蠅雖然同屬于一個物種,但是生活在不同區域內,因此分屬于兩個種群;
2、經過八代更長時間之后再混養時,果蠅的交配擇偶出現具有嚴重的同體色選擇偏好,說明兩個種群之間可能存在生殖隔離,屬于不同的物種,因此體現了物種多樣性;
3、由于兩箱分養造成地理隔離,不同種群間而不能進行基因交流,當兩箱中果蠅發生變異后,由于食物的差異與自然選擇的方向不同,導致基因頻率向不同方向變化,形成兩個群體體色的很大差異;
4、種群基因庫是一個種群中所有個體的全部基因,基因庫大小與種群數量有直接關系,遺傳平衡定律中,雜合子的基因型頻率等于顯性基因頻率與隱性基因頻率乘積的2倍.
解答 解:(1)第一期時,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蠅是兩個區域的,屬于兩個種群.
(2)由圖可知實驗中表示環境選擇的因素主要是食物.
(3)由題意知,經過八代更長時間之后再混養時,果蠅的交配擇偶出現具有嚴重的同體色選擇偏好,造成兩品系果蠅之間可能產生了生殖隔離,屬于兩個物種,因此可能體現生物多樣性的物種多樣性.
(4)分析甲箱和乙箱的果蠅數量可知,甲的種群數量大,因此甲箱果蠅的種群基因庫大,T1、T2、t基因為復等位基因.
(5)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E基因頻率在不同世代之間的變化不大,最穩定;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甲箱中,E的基因頻率為65%,則e的基因頻率為35%,因此該等位基因雜合體出現的頻率是2×65%×35%=45.5%.
故答案為:
(1)種群
(2)食物
(3)物種 由于交配的同體色偏好,造成兩品系果蠅之間發生生殖隔離現象
(4)甲箱
(5)E 45.5%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現代生物進化論的內容,意在考查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對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內容的理解應用并把握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東陽市高二下學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中的有機物說法正確的是
A. ATP化學組成中含有核糖核酸
B. 膽固醇參與動物質膜的構建
C. 遺傳物質可以是RNA
D. 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需沸水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1和基因2會在人體內的同一個細咆中表達 | |
B. | RNA1和RNA2是不同的,不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碼子 | |
C. | ④⑤過程的結果存在差異是血紅蛋白結構的不同 | |
D. | 基因控制囊性纖維病與基因2控制性狀的方式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中有利變異的保存和積累 | |
B. | 個體的基因在個體死亡后消失,種群通過繁殖而基因庫保留 | |
C. | 自然選擇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型頻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 |
D. | 生物的多樣性就是指物種的多樣性,是不同生物共同進化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性激素主要是由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 | |
B. | 囊泡可以由內質網向高爾基體轉運 | |
C. | 分泌蛋白如血漿蛋白的形成與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及線粒體有關 | |
D. | 內質網既參與物質合成,也參與物質運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1中生長素對不同植物的影響有差異,可作為小麥田中單子葉雜草的除草劑 | |
B. | 圖2中側芽b和頂芽a所含生長素的濃度可能分別為A和D | |
C. | 圖3中表示水平放置的某植物的根和莖對生長素作用的反應曲線,圖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側的是B,莖遠地側的是C | |
D. | 圖4中生長素(IAA)和赤霉素(GA)同時存在時對莖段細胞分裂的促進效果比單獨使用時明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圖可知影響植物固定太陽能的因素只有光、溫度、CO2、礦質營養 | |
B. | 在晴朗的夏天,CO2濃度往往成為植物固定太陽能的限制因素 | |
C. | 通過取食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只有凈生產量的10%~20% | |
D. | 圖中的“營養”是指落葉和枯枝中能被植物再利用的有機營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