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以電信號都形式進行傳導的,神經纖維在靜息狀態下的電位是外正內負,興奮時變成外負內正,興奮部位和未興奮部位存在電位差,形成局部電流,興奮以局部電流的形式由興奮部位向未興奮部位進行傳導.
2、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通過突觸完成的,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后膜和突觸間隙,突觸前膜內的突觸小泡含有神經遞質,神經遞質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受體,引起突觸后膜所在神經元興奮或抑制;由于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受體,因此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解答 解:(1)神經遞質儲存在突觸前膜內的突觸小泡中;圖A釋放的神經遞質使突觸后膜的鈉離子內流,因此突觸后膜的電位變化是外正內負→外負內正,突觸后膜興奮,神經遞質屬于興奮性神經遞質;B圖的作用效果是氯離子進入突觸后神經元,不能發生電位逆轉,突觸后膜的膜內電位是負電位,是抑制性神經遞質.
(2)由題意知,GABA是抑制性神經遞質,通過抑制突觸后膜興奮而控制疼痛.
①癲癇病人體內GABA的量不正常,若將氨基丁酸轉氨酶的抑制劑作為藥物施用于病人,抑制氨基丁酸轉氨酶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而抑制癲癇病人異常興奮的形成.
②麻醉劑與GABA受體結合,延長離子通道打開的時間,使膜內電位保持負電位,不產生動作電位,而達到麻醉效果.
故答案為:
(1)突觸小泡 興奮 負
(2)①抑制氨基丁酸轉氨酶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 ②延長
點評 本題考查神經纖維的膜電位變化及興奮傳導的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肝細胞合成的糖原儲存在細胞內,合成的脂肪不儲存在細胞內,而是以VLDL(脂肪與蛋白質復合物)形式分泌出細胞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VLDL的合成與核糖體無關
B.VLDL以自由擴散方式分泌出細胞外
C.肝細胞內糖原的合成與分解可影響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進肝細胞內糖原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植物甲和乙都是二倍體生物,且體細胞中都含有18條染色體,所以他們屬于同一物種 | |
B. | 若甲和乙雜交得到的受精卵,在發育初期來自甲的染色體全部丟失,而乙的染色體全部保留,則繼續發育成的植株是單倍體 | |
C. | F1植株丙發生的染色體變化,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 |
D. | 秋水仙素通過促進著絲點分裂,使染色體數目加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腐乳坯堆積起來會導致堆內溫度升高,影響毛霉生長 | |
B. | 腐乳坯若被細菌污染,則腐乳坯表面會出現黏性物 | |
C. | 勤向腐乳坯表面噴水,有利于毛霉菌絲的生長 | |
D. | 裝壇階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雜菌污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以同一株植物的葉片和花藥為材料培育的植株基因型相同 | |
B. | 培養過程中應給予適當光照以促進愈傷組織的光合作用 | |
C. | 用密封的塑料薄膜包裝好“人工種子”有利于長期保存和運輸 | |
D. | 培養“脫毒苗”時應盡量選擇植物幼嫩的莖尖或芽尖為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不能解釋生物產生變異的機制 | |
B. | 抗流感的疫苗,每過幾年就要更換新的種類,因為流感病毒已對舊的疫苗產生了高度的抗性,自然選擇作用,使對疫苗有抗性的病毒保留 | |
C. | 環境改變使生物產生定向變異,以適應變化的環境 | |
D. | 遺傳和變異是自然選擇產生作用的基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胰島細胞產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 |
B. | 胰島A細胞和B細胞分泌的激素協同調節血糖平衡 | |
C. | 細胞內葡萄糖的氧化利用發生障礙,可導致血糖持續升高 | |
D. | 糖尿病是由于經常攝入過量的糖所引起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