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出現細胞相互重疊--解離和漂洗不充分 |
B、用斐林試劑檢測荔枝汁液,加熱后出現磚紅色--材料只含葡萄糖 |
C、將DNA從NaCl溶液中析出,未見白色絮狀物--NaCl溶液濃度過低 |
D、二倍體植物花藥離體培養,出現二倍體植株--可能來自花藥壁細胞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一般地說.DNA分子的Tm值與G+C含量呈正相關 |
B、Tm值相同的DNA分了中G+C數量有可能不同 |
C、維持DNA雙螺旋結構的主要化學鍵有磷酸二酯鍵和氫鍵 |
D、DNA分子中G與C氫鍵是3個,A與T氫鍵是2個,熱穩定性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放歸活動不會影響種群的基因頻率 |
B、在保護中心近親繁殖不會影響種群的基因頻率 |
C、不同性狀個體繁殖率的差異會導致基因頻率改變 |
D、遺傳漂變導致基因頻率改變是自然選擇的具體表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ATP合成酶與ATP的共有組成元素一定包括C、H、O、N |
B、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后形成一磷酸腺苷(AMP),AMP是某些酶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
C、ATP合成酶存在于原核細胞細胞膜,真核細胞線粒體內膜、葉綠體類囊體膜等生物膜上;構成這些生物膜基本骨架的磷脂分子具有疏水端和親水端 |
D、人體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中的ATP水解供能,此時肌肉細胞中ATP合成酶沒有活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需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花生子葉被染色的脂肪粒 |
B、將雙鏈DNA片段“縫合”起來,需要用限制酶把磷酸二酯鍵恢復 |
C、用標志重捕法測種群密度時,部分標志物的脫落會使測量結果偏大 |
D、可以使用含35S的NH4SO4培養基培養并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選項 | 比較項目 | 有絲分裂間期 | 有絲分 裂末期 |
減數分裂第Ⅰ次分裂末期 | 減數分裂第Ⅱ次分裂末期 |
A | 同源染色體(對) | 4 | 8 | 4 | 0 |
B | 核DNA (個) | 8 | 16 | 8 | 8 |
C | 染色體組(個) | 2 | 4 | 2 | 2 |
D | 核膜、核仁 | 無 | 有 | 有 | 有 |
A、A | B、B | C、C |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