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據圖分析:①表示食物中的糖類的消化吸收,②表示肝糖原的分解,③表示脂肪、蛋白質等非糖物質的轉化,④表示尿糖,⑤表示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⑥表示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⑦表示轉化為脂肪、蛋白質等非糖物質.
解答 解:(1)據圖分析,①表示食物中的糖類的消化吸收,⑤表示葡萄糖的氧化分解,發生的場所是組織細胞.
(2)⑥表示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⑦表示轉化為脂肪、蛋白質等非糖物質.
(3)小腸內的葡萄糖進入血液的方式是主動運輸,需要載體和能量.
(3)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能夠促進②肝糖原分解,使得血糖濃度升高.
故答案為:
(1)消化吸收,細胞
(2)肝糖原、肌糖原
(3)主動運輸
(4)胰高血糖素 腎上腺素
點評 本題考查血糖調節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識圖和理解能力,屬于中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③④⑥⑦ | B. | ①③④⑤⑦ | C. | ①②③⑤⑦ | D. | ②④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1中的A是NADPH,圖2中的B是NADH | |
B. | 圖1生物膜產生ATP總量要多于圖2中生物膜產生ATP總量 | |
C. | 圖1、2中的兩種生物膜依次為葉綠體內膜和線粒體內膜 | |
D. | 原核生物因不含線粒體和葉綠體,故不能進行上述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B和C構成核糖體,但染色體不只是由A、C構成 | |
B. | A→B發生的場所主要是細胞核,B→C發生的場所是核糖體 | |
C. | 元素X和Y不同,且A→B和B→C的兩個過程中均有氫鍵的斷裂 | |
D. | C具有多樣的功能不只與c的種類、數量和排序有關,但與肽鏈的種類和數量無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 |
B. | 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方向 | |
C. | 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 | |
D. | 共同進化就是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編號 | 激素濃度 C毫克/升) | 莖段 | |
愈傷組織形成的莖段數 | 愈傷組織形成率(%) | ||
① | KT 1.0 | 0 | 0 |
② | KT2.0 | 1 | 4.8 |
③ | KT4.0 | 2 | 9.5 |
④ | KT2.0+NAA 0.02 | 2 | 9.5 |
⑤ | KT2.0+NAA0.2 | 11 | 52.4 |
⑥ | KT2.0+NAA2.0 | 17 | 8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桂林一中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人的身高與體重 B.兔的長毛與短毛
C.家雞的長腿與毛腿 D.棉花的細絨與長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