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細菌,且都能進行有絲分裂,遺傳都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 | |
B. | 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細菌都不含葉綠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進行有氧呼吸 | |
C. | 乳酸菌、硝化細菌、藍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細胞壁,體內都含DNA和RNA兩類核酸分子 | |
D. | 乳酸菌、硝化細菌都是異養型生物,在電鏡下可觀察到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 |
分析 1、常考的原核生物:藍藻(如顫藻、發菜、念珠藻、藍球藻)、細菌(如乳酸菌、硝化細菌、大腸桿菌等)、支原體、放線菌.
常考的真核生物:綠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動物(如草履蟲、變形蟲)及動、植物.
3、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最大的區別是原核細胞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沒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原核生物只能進行二分裂生殖;原核細胞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但部分原核細胞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如藍藻等.
3、細胞類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但它們的遺傳物質均為DNA.
解答 解:A、乳酸菌是原核生物,不能進行有絲分裂,且其遺傳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A錯誤;
B、硝化細菌不含葉綠素,但是能夠進行化能合成作用,屬于生產者,乳酸菌是厭氧微生物,不能進行有氧呼吸,B錯誤;
C、原核生物絕大多數具有細胞壁,其細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細胞都含有2種核酸,C正確;
D、硝化細菌是自養型生物,原核生物沒有內質網,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形態和結構的異同,首先要求考生能準確判斷題中各生物的類型;其次要求考生識記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形態和結構的異同,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重要來源 | B. | 基因重組能夠產生多種基因型 | ||
C. | 基因重組發生在有性生殖的過程中 | D. | 基因重組可以產生新的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分裂間期隨著DNA的復制,染色體和基因的數目也會發生改變 | |
B. | 基因即DNA的片段,所以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的基因 | |
C. | 基因只分布在染色體上,常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表現肯定與生物的性別無關 | |
D. | 基因中儲存著遺傳信息,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吉林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Ⅰ.為比較不同處理方法對洋蔥(2n=16)根尖細胞分裂指數(即視野內分裂期細胞數占細胞總數的百分比)的影響,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洋蔥的老根去除,經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將洋蔥分組同時轉入質量分數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別培養24h、36h、48h;秋水仙素處理停止后再轉入清水中分別培養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用卡諾氏液處理8h,然后將根尖浸泡在15%鹽酸溶液和95%酒精溶液中5~8min。
④步驟D_______。
⑤用苯酚品紅染液進行染色。
⑥制片、鏡檢;計數、拍照。
實驗結果:不同方法處理后的細胞分裂指數(%)如下表。
秋水仙素溶液處理 | 清水培養時間/h | ||||
質量分數/% | 時間/h | 0 | 12 | 24 | 36 |
0.01 | 24 | 10.71 | 13.68 | 14.19 | 14.46 |
36 | 9.94 | 11.99 | 13.59 | 13.62 | |
48 | 7.98 | 10.06 | 12.22 | 11.97 | |
0.1 | 24 | 7.74 | 9.09 | 11.07 | 10.86 |
36 | 6.12 | 7.87 | 9.98 | 9.81 | |
48 | 5.97 | 6.68 | 7.98 | 8.56 | |
請分析上述實驗,回答有關問題:
(1)步驟③中卡諾氏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根尖浸泡在15%鹽酸溶液和95%酒精溶液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④中”D”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實驗可知,提高細胞分裂指數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Ⅱ.水稻性狀中,抗瘟病(A)對易染瘟病(a)為顯性,高稈(B)對矮稈(b)為顯性。現用高稈抗病品種與矮稈易染病品種來培育可穩定遺傳的矮稈抗病新品種,①~⑥表示培育過程中可采用的手段和過程。請分析回答:
(1)圖中所示育種手段中,不能實現育種目標的是[ ] (在括號內填圖中序號,橫線上寫文字)。
(2)能獲得育種需要的表現型植株,但性狀不能穩定遺傳的是[ ] (在括號內填圖中序號,橫線上寫文字),此育種方式最大的缺陷是 。
(3)①→②育種方式是 ,其依據的原理是 。
(4)④過程常用秋水仙素處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