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病毒入侵細胞 |
B、病毒的核酸復制 |
C、病毒粒子的組裝 |
D、子病毒釋出細胞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可用染色排除法檢測原生質體有無活性 |
B、①過程需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 |
C、③④過程都需要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
D、上述過程中可以發生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第二次觀察(d)和第一次觀察(b)形成對照,第三次觀察(f)和第二次觀察(d)形成對照 |
B、該實驗用顯微鏡主要觀察原生質層和細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顏色和大小等 |
C、如果將蔗糖溶液換成濃度適宜的KNO3溶液,則可以省略e過程 |
D、增大蔗糖溶液的濃度實驗效果會更明顯且不影響細胞的活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此時,A的基因頻率是60%,a的基因頻率是40% |
B、若表現型相同的雌雄個體間才能自由交配,子一代中aa的頻率是10% |
C、若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個體間才能自由交配,子一代中aa的頻率是25% |
D、若所有的雌雄個體間都能自由交配,子一代中aa的頻率是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要對培養基和培養細胞(或組織)進行嚴格的無菌處理 |
B、培養基中均需加入細胞分裂素等激素以調節細胞分裂和分化 |
C、連續培養多代的細胞,遺傳信息一定會發生改變 |
D、低溫條件下連續培養的細胞染色體數目均會加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自然選擇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
B、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導致生物進化 |
C、在沒有自然選擇的情況下,種群的基因頻率仍有可能發生變化 |
D、初生演替與次生演替的區別關鍵是速度的快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細菌的生殖類型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有性生殖 |
B、細菌是單細胞的原核生物,不會出現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
C、細菌在生態系統中,可以是分解者、消費者和生產者 |
D、一種病原細菌進入人體,只能誘導人體產生一種抗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