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表示雄果蠅進行某種細胞分裂時,處于四個不同階段的細胞(Ⅰ~Ⅳ)中遺傳物質或其載體(①~③)的數量。下列表述與圖中信息相符的是 ( )
A.Ⅱ所處階段發生基因自由組合 |
B.Ⅲ代表初級精母細胞 |
C.②代表染色體 |
D.Ⅰ~Ⅳ中③的數量比是2∶4∶4∶1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調查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
A.灰喜鵲種群密度可用標志重捕法調查 |
B.蚜蟲的種群密度可用樣方法進行調查 |
C.蒲公英種群密度用樣方法進行統計 |
D.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可用標志重捕法進行調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細菌在15N培養基中繁殖數代后,使細菌DNA的含氮堿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養基中培養,抽取其子代的DNA經高速離心分離,下圖①~⑤為可能的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應為⑤ |
B.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應為① |
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應為③ |
D.親代的DNA應為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真核生物染色體上DNA分子復制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DNA分子復制是從多個起點同時開始的 |
B.圖中DNA分子復制是邊解旋邊雙向復制的 |
C.真核生物DNA分子復制過程需要解旋酶 |
D.真核生物的這種復制方式提高了復制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基培養噬菌體 |
B.分別用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培養 |
C.用35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所致 |
D.32P、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某一基因型為AaBb的動物個體,正常細胞分裂過程中部分細胞分裂圖像及分裂過程中DNA含量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將3H標記全部核DNA的體細胞在不含放射性成分的培養基中培養一個細胞周期,則甲圖所示時期中有4個DNA含放射性 |
B.甲圖細胞中含4個染色體組,該動物正常體細胞中含8條染色體 |
C.乙圖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其分裂產生的子細胞是基因組成與卵細胞不同的極體 |
D.高倍顯微鏡下觀察丙圖細胞,可看到正在分離的性染色體X和Y,其分裂產生4個成熟生殖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1979年科學家對野生大象的種群進行調查統計發現,地球上大概有1 300 000只大象。但到了1999年,大象只剩下700 000只。另一項調查統計表明,現有50%的非洲雄象不再長有長牙。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野生大象一旦滅絕,人類將喪失部分寶貴的基因資源 |
B.非洲象群中控制長牙的基因頻率下降 |
C.采取就地保護措施可使大象的數量回增 |
D.上述現象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種遺傳病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某患病家庭的部分遺傳系譜圖如下,據此判斷,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該遺傳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
B.Ⅱ4再生一個健康男孩的概率為3/8 |
C.經產前診斷篩選性別,可減少該遺傳病的發生 |
D.調查發現人群中該病的患病概率為1/2 500,則Ⅲ7與一個表現型正常的女子結婚,則其孩子中患該病的概率約為1/15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大腸桿菌某基因的堿基序列的變化,對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響最大的是(不考慮終止密碼子)( )
A.第6位的C被替換為T |
B.第9位與第10位之間插入1個T |
C.第100、101、102位被替換為TTT |
D.第103至105位被替換為TCT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