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蛋白質工程的過程:(1)根據中心法則逆推以確定目的基因的堿基序列:預期蛋白質功能→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基因).(2)最終還是回到基因工程上來解決蛋白質的合成.
2、分析題圖:①為轉錄過程,②為翻譯過程,③表示蛋白質的加工,④為分子設計,⑤表示DNA合成.
解答 解:(1)圖中④⑤過程代表蛋白質工程操作思路;①②過程代表中心法則.
(2)由以上分析可知,圖中①為轉錄過程,②為翻譯過程,③表示折疊,④為分子設計,⑤表示DNA合成.
(3)蛋白質工程指以蛋白質的結構規律及其與生物功能的關系作為基礎,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有蛋白質進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可見,蛋白質工程的目的是對蛋白質的結構進行分子設計,通過基因合成或改造實現.
(4)蛋白質工程是根據具有相應功能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氨基酸序列,進而推測出脫氧核苷酸序列,因此中心法則與蛋白質工程的基本途徑相反.
故答案為:
(1)④⑤①②
(2)轉錄 翻譯 折疊 分子設計 DNA合成
(3)對蛋白質的結構進行分子設計 基因合成或改造
(4)相反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蛋白質工程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蛋白質工程的概念、過程及目的等基礎知識,能正確分析題圖,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當氧濃度為a時,細胞不產生[H]和ATP | |
B. | 當氧濃度為b和d時,酵母菌細胞呼吸的過程相同 | |
C. | 當氧濃度為c時,$\frac{1}{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發酵 | |
D. | 當氧濃度為d時,酵母菌沒有無氧呼吸,只進行有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蛋白質至少有2個游離的羧基 | |
B. | 形成該蛋白質的過程中脫去了277個水分子 | |
C. | 該蛋白質至少有280個氨基 | |
D. | 該蛋白質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數量、種類、排列順序三方面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和“▲”分別表示高濃度和低濃度CO2下的測量結果 | |
B. | 若相同條件下測量O2釋放量,可得到相似的實驗結果 | |
C. | 高濃度CO2時,不同的光強對干重增加的影響不顯著 | |
D. | 低光強時,不同的CO2濃度對干重增加的影響不顯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