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樣方法:①隨機取樣;②樣方大小適中:喬木100m2、灌木16m2、草本1m2;③樣方數量不易太少;④一般選易辨別的雙子葉植物(葉脈一般網狀);⑤常用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
2、種群的年齡組成是指一個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的比例.種群的年齡組成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1)增長型:種群中幼年個體很多,老年個體很少,這樣的種群正處于發展時期,種群密度會越來越大.(2)穩定型: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比例適中,這樣的種群正處于穩定時期,種群密度在一段時間內會保持穩定.(3)衰退型:種群中幼年個體較少,而老年個體較多,這樣的種群正處于衰退時期,種群密度會越來越。
3、分析圖形可以看出,桫欏種群甲、乙、丙的年齡組成分別屬于增長型、衰退型、增長型.
解答 解:(1)為調查桫欏種群和所處群落的特征,可采用樣方法進行調查.在小溪流兩側各取一條調查帶,用等距取樣法調查取樣.
(2)桫欏在涪陵磨盤溝自然保護區內呈斑塊狀分布.桫欏的這種水平結構差異是由生活環境和桫欏的生長發育不同造成的.
(3)①研究種群的年齡組成可以預測在一段時間內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但需結合生物的生存環境具體分析.由圖可以看出,桫欏種群甲、乙、丙的年齡組成分別屬于增長型、衰退型、增長型.
②從圖中可以看出桫欏種群死亡高峰出現在幼苗階段→幼株植物過程中,長此下去,桫欏種群的年齡結構將變成衰退型.
③桫欏幼苗呈集群分布,隨幼苗生長,幼苗間的種內斗爭及幼苗與地被植物間的競爭都將會加劇,從而造成總群數量變動.
故答案為:
(1)樣(方法) 等距取樣法
(2)水平
(3)①種群數量 增長型 衰退型 增長
②幼苗階段→幼株植物 衰退
③種內斗爭 競爭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種群的特征、種間關系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1對應種群數量的變化不受環境容納量的限制 | |
B. | 圖2對應的種群數量處于穩定狀態,年齡組成為穩定型 | |
C. | 圖3對應的種群數量先增大后減少,t1時達到K值 | |
D. | 種群密度是種群數量的最基本特征,常用的調查方法是取樣器取樣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 |
B. | F1總表現顯性性狀 | |
C. | 測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1:1 | |
D. | F2中性狀分離比為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細胞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8個核DNA分子 | |
B. | 乙細胞處在有絲分裂的后期,細胞內含有4個染色體組 | |
C. | 甲細胞一定發生了基因突變,乙細胞和丙細胞分裂時都可以發生基因重組 | |
D. | 丁產生的子細胞中的基因組成是aB和AB,而且形成的子細胞處于高度分化的狀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上高二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丙及NAA等四種植物激素的作用模式如下圖,圖中“+”表示促進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乙、丙皆為微量有機物
B.甲、乙皆可促進果實成熟
C.乙、丙之間具有協同作用
D.甲、乙之間具有拮抗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