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減數分裂觀察實驗過程:取材-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選取動物的精巢或睪丸做實驗材料,放在解離液中進行解離固定,用堿性染料醋酸洋紅進行染色,用清水進行漂洗.
解答 解:(1)小鼠形成精子的器官是睪丸,睪丸內的精原細胞通過有絲分裂增殖,通過減數分裂形成精子.
(2)制片時應該遵循解離-漂洗-染色-制片的過程:
①取少量組織低滲處理后,放在解離固定液中,使得組織細胞分散開來,一段時間后輕輕漂洗.
②將漂洗后的組織放在載玻片上,滴加適量醋酸洋紅染液,使得染色體著色,便于觀察.
③一定時間后加蓋玻片,壓片,使得細胞分散開,便于觀察.
(3)觀察計算:①觀察多個視野,計數每個視野中不同分裂階段細胞的數目及視野中細胞的總數.
②算出每個視野中不同分裂階段細胞所占比例.
③最后,不同分裂階段細胞所占比例即可大體表示不同分裂階段所占的時間比例.
故答案為:
(1)小鼠睪丸
(2)①解離固定液 ②醋酸洋紅染液
③壓片
(3)①每個視野中不同分裂階段細胞的數目
③不同分裂階段細胞所占比例
點評 本題考查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課本上關于有絲分裂實驗中的步驟.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世代 | 實驗 | 對照 |
親代 | 1.724 | 1.710 |
子Ⅰ代 | 1.717 | 1.710 |
子Ⅱ代 | ($\frac{1}{2}$)1.717,($\frac{1}{2}$)1.710 | 1.710 |
子Ⅲ代 | ($\frac{1}{4}$)1.717,($\frac{3}{4}$)1.710 | 1.7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重組導致雜合子Aa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 | |
B. | 三倍體植物高度不育,所以不能由受精卵發(fā)育而成 | |
C. | 基因重組和染色體結構變異都可能引起DNA堿基序列的改變 | |
D. | 花藥離體培養(yǎng)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海南省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春•衡水期中)某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現(xiàn)了發(fā)熱、肌肉酸痛等癥狀.與該過程的相關敘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體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既是參與機體的防御系統(tǒng),也是維持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系統(tǒng)
B.該過程中參與的激素經靶細胞接受后再次進入血漿參與體液運輸
C.該過程中機體產生的抗體不能與進入細胞的抗原特異性結合
D.該過程中效應T細胞會裂解被病毒入侵的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海南省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文昌校級期中)下表表示人體組織液和血漿的物質組成和含量的測定數據.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成分(mmol/L)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機酸 | 蛋白質 |
①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②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A.①屬于血漿,因為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B.②屬于組織液,①中的蛋白質含量減少將導致②的增多
C.肝細胞中的CO2從產生場所擴散到①至少需穿過5層磷脂分子層
D.②與①的成分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毛細血管壁的選擇透過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邯鄲市高三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3•四川)大豆植株的體細胞含40條染色體.用放射性60Co處理大豆種子后,篩選出一株抗花葉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經離體培養(yǎng)得到若干單倍體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用花粉離體培養(yǎng)獲得的抗病植株,其細胞仍具有全能性
B.單倍體植株的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共含有20條染色體
C.植株X連續(xù)自交若干代,純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誘發(fā)的基因突變,可以決定大豆的進化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洛陽市新安三高高三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洛陽月考)外來物種薇甘菊用自己的身體織成一張大網,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蓋的植物或者被絞殺、重壓致死,或因缺少陽光、水分,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絲子莖纏繞在薇甘菊植株上,莖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營養(yǎng)物質.如表為薇甘菊長期入侵某生態(tài)系統(tǒng),隨時間推移植物種類數及碳儲量變化.據表分析,正確是( )
未被侵入時期 | 輕微入侵時期 | 重度入侵時期 | ||
植物種類(種) | 150 | 121 | 69 | |
碳儲量 (噸/公頃) | 植被 | 56.2 | 50.9 | 43.5 |
凋落物 | 2.0 | 3.5 | 5.4 | |
土壤 | 161.9 | 143.2 | 117.7 | |
A.由于薇甘菊是生產者,它的入侵會使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固定的總能量逐漸增加
B.野菟絲子與薇甘菊之間存在寄生關系,可利用田野菟絲子控制薇甘菊危害
C.植物群落的豐富度和種群密度均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漸減弱
D.引入田野菟絲子之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將逐漸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