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長,某生物學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個測定該植物細胞液濃度的實驗方案,實驗結果如下表:
濃度/mol·L-1 | 0.15 | 0.2 | 0.25 | 0.3 |
質壁分離狀況 | 不分離 | 剛分離 | 顯著 | 顯著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葉綠體和線粒體比較的敘述,正確的是
A.葉綠體中可發(fā)生CO2→C3→C6H12O6的變化,在線粒體中則會發(fā)生C6H12O6→C3→CO2的變化 |
B.[H]在葉綠體中隨水的分解而產生,在線粒體中隨水的生成而產生 |
C.光能轉變成化學能發(fā)生在葉綠體中,化學能轉變成光能發(fā)生在線粒體中 |
D.都具有較大膜面積和復雜的酶系統(tǒng),有利于新陳代謝高效而有序地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試管動物技術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體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細胞的采集和培養(yǎng)、精子的采集和獲能、受精 |
B.早期胚胎發(fā)育的過程為: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腸胚 |
C.該技術中胚胎的發(fā)育都是在體外的發(fā)育培養(yǎng)液中進行的 |
D.移植入受體的供體胚胎的遺傳特性,在孕育過程中不受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顯微鏡操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標本染色較深,觀察時應選用凹面反光鏡和大光圈 |
B.將位于視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玻片標本 |
C.若轉換高倍物鏡觀察,需要先升鏡筒,以免鏡頭破壞玻片標本 |
D.轉換高倍物鏡之前,應先將所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正中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細胞的研究與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從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學結合法對酶活性影響小 |
B.作為消化酶使用時,蛋白酶制劑以口服方式給藥 |
C.尿糖試紙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過氧化氫酶,可以反復使用 |
D.將海藻酸鈉凝膠珠用無菌水沖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雜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從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細菌只是細胞層次 |
B.高等動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統(tǒng)層次 |
C.構成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具有層次性、復雜性和多樣性 |
D.病毒雖沒有細胞結構,但具有完整的結構層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某條肽鏈由88個氨基酸縮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個,甲硫氨酸5個且在肽鏈中的位置為3、25、56、78、82,甲硫氨酸的分子式為C5H11O2NS。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
①合成該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數(shù)目94個
②若去掉該多肽中的甲硫氨酸,肽鍵數(shù)目會減少10個
③若去掉該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氨基和羧基均分別增加5個
④若去掉該多肽中的甲硫氨酸,O原子數(shù)目減少1個
A.① | B.①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的四個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藍藻,其中陰影部分表示它們都具有的某種物質或結構。下列物質或結構不可能出現(xiàn)在陰影部分中的是 ( )
A.RNA | B.染色體 |
C.DNA | D.核糖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過程中都會產生[H],下圖是[H]隨化合物在生物體內的轉移過程,下列對該過程的分析錯誤的是 ( )
A.[H]經①→②轉移到葡萄糖中,首先[H]與C3結合,該轉變過程屬于暗反應 |
B.[H]經②→①轉移到水中,此過程需要氧氣參與 |
C.[H]經②→④過程一般在缺氧條件下才能進行 |
D.②→①產生的[H]和①→②產生的[H]全都來自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