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為了防止濫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區規定普通感冒不準使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會使人體內細菌產生耐藥性,如果被細菌感染,則往往由于體內細菌能夠抵抗各種抗生素而無藥可救。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抗生素的濫用導致細菌向“耐藥性”細菌方向變異
B.細菌中本來就存在耐藥性個體,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耐藥性”基因頻率下降
C.“耐藥性”基因頻率的改變使病菌發生了進化
D.基因頻率改變了,新的病菌(物種)一定會產生
【答案】C
【解析】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A、變異是不定向的,A錯誤;
B、細菌中本來就存在耐藥性個體,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耐藥性”基因頻率上升,B錯誤;
C、生物進化的標志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故“耐藥性”基因頻率的改變使病菌發生了進化,C正確;
D、基因頻率改變了,說明生物一定進化了,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種,D錯誤。
故選C。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6二氯酚靛酚是一種藍色染料,能被還原劑還原成無色。從葉綠體中分離出類囊體,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對其進行光照,發現溶液變成無色,并有O2釋放。此實驗證明( )
A.光合作用在類囊體上進行
B.光反應能產生還原劑和O2
C.光合作用產物O2中的氧元素來自CO2
D.光合作用與葉綠體基質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增殖包括物質準備和細胞分裂整個連續的過程
B.細胞的自然更新和被病原體感染細胞的清除都涉及到細胞凋亡過程
C.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變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細胞分化和衰老的共同表現是都有細胞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中各細胞器的形態、結構不同,在功能上也有分工。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內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
B.唾液腺細胞中含有較多的高爾基體有利于唾液淀粉酶的分泌
C.肌細胞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D.線粒體內膜折疊增大了細胞的生物膜面積,有利于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植物的紅花和白花受三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才開紅花,否則開白花。現有甲、乙、丙三個白花植株品系,分別與一紅花品系雜交,F1均為紅花,F1自交,F2的性狀表現分別是紅花:白花=48:16;紅花:白花=36:28;紅花:白花=27:37。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純種白花品系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種。甲品系與丙品系雜交,子代性狀表現為_____。
(2)乙品系含有兩對隱性基因,一對顯性基因,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設偶然發現的兩株白花純種植株與紅花純種品系都只有一對等位基因存在差異,請設計簡便的實驗來確定兩株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否相同。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果蠅種群中紅眼(B)對白眼(b)為顯性,與眼色有關的基因型有5種,回答下列問題。
(1)果蠅經常作為遺傳學研究的模式生物的優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兩點)
(2)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體上,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發現一只白眼雌果蠅與紅眼雄果蠅雜交所得的F1中,出現了一只染色體組成為XXY的白眼雌果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果蠅白眼性狀遺傳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必修三》所學內容填空:
(1)______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給需要進行移植的患者帶來了福音。
(2)出生率是指_____的比率。
(3)對于有趨光性的昆蟲,還可以用_____的方法調查它們的種群密度。
(4)_____稱為環境容納量,又稱K值。
(5)對一只試管中培養液中的酵母菌逐個計數是非常困難的,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
(6)豐富度的統計方法通常有兩種:一是_____;二是_____。
(7)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包括_____,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樣性銳減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類型依次為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灌叢和草甸等。該地分布著多種動物。 回答下列問題:
(1)調查鹿的種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_法,調查某植物的種群密度可采用樣方法,取樣的關鍵是__________,若要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常采用_____________法進行調查。
(2)該地草甸、灌叢、針闊葉混交林的豐富度不同,豐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
(3)在資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條件下,鹿種群的增長曲線呈___________型增長。
(4)據調查,近5萬年以來,某地區由于氣候越來越干燥,森林逐漸被灌叢取代,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演替類型。近50年來,由于人類過度開墾,導致局部灌叢出現了荒漠化,該現象表明:與該地區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類的開墾活動使得該地區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_____(填“未發生改變”、“變慢”或“變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_(填“發生改變”或“未發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