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脫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測序,其結構與脫氧核苷酸相似,能參與DNA的合成,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DNA合成時,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連接上的是雙脫氧核苷酸,子鏈延伸終止;若連接上的是脫氧核苷酸,子鏈延伸繼續。在人工合成體系中,有適量的序列為GTACATACATG的單鏈模板、胸腺嘧啶雙脫氧核苷酸和4種脫氧核苷酸。則以該單鏈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長度的子鏈最多有( )
A.2種 | B.3種 | C.4種 | D.5種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草原生態系統比農田生態系統的群落結構復雜 |
B.環境條件分布不均勻是形成群落水平結構的原因之一 |
C.我國南方熱帶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謝活動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
D.植物可通過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參與生態系統的碳循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黃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黃曲霉菌產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個基因控制,也受溫度、pH等因素影響。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黃曲霉菌能否產生黃曲霉毒素屬于相對性狀 |
B.溫度、pH等環境因素不會影響生物體的表現型 |
C.不能產生黃曲霉毒素的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
D.黃曲霉毒素能夠致癌屬于生物的表現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細菌在15N培養基中繁殖數代后,使細菌DNA的含氮堿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養基中培養,抽取其子代的DNA經高速離心分離,下圖①~⑤為可能的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應為⑤ |
B.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應為① |
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應為③ |
D.親代的DNA應為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RNA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少數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
B.真核細胞內mRNA和tRNA都是在細胞質中合成的 |
C.mRNA上決定1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堿基稱為密碼子 |
D.細胞中有多種tRNA,一種tRNA只能轉運一種氨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真核生物染色體上DNA分子復制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DNA分子復制是從多個起點同時開始的 |
B.圖中DNA分子復制是邊解旋邊雙向復制的 |
C.真核生物DNA分子復制過程需要解旋酶 |
D.真核生物的這種復制方式提高了復制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基培養噬菌體 |
B.分別用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培養 |
C.用35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所致 |
D.32P、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1979年科學家對野生大象的種群進行調查統計發現,地球上大概有1 300 000只大象。但到了1999年,大象只剩下700 000只。另一項調查統計表明,現有50%的非洲雄象不再長有長牙。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野生大象一旦滅絕,人類將喪失部分寶貴的基因資源 |
B.非洲象群中控制長牙的基因頻率下降 |
C.采取就地保護措施可使大象的數量回增 |
D.上述現象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貨幣狀掌跖角化病是一種遺傳病,患者腳掌部發病一般從幼兒學會走路時開始,隨年齡增長,患處損傷逐步加重;手掌發病多見于手工勞動者。下圖為某家族中該病的遺傳系譜,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由家系圖判斷此病最可能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
B.Ⅳ代中患者與正常人婚配生女兒可避免此病的遺傳 |
C.家系調查與群體調查相結合可推斷此病的遺傳特點 |
D.此病的癥狀表現是基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