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1-13時凈光合速率下降可能與相關酶活性減弱有光 | |
B. | 若甲圖中三條曲線的鉀水平為a2<a1<a3,則乙圖中相對應為b2<b1<b3 | |
C. | 甲圖中13時出現低估的原因是部分氣孔關閉,植物對水分的吸收減小 | |
D. | 13-15時凈光合速率上升,與胞間CO2濃度增加有關,與光照強弱無關 |
分析 由圖甲可知,8-11時,由于光照增強,凈光合速率不斷增強,11-13時,由于光照增強,植物葉片氣孔關閉,導致凈光合速率下降;13-15時,植物葉片氣孔開放,胞間二氧化碳濃度增多,凈光合速率增強;15-18時,由于光照減弱,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由圖就、乙可知,由于二氧化碳為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乙圖胞間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趨勢正好與甲圖中凈光合作用速率相反.
解答 解:A、11-13時凈光合速率下降可能與植物葉片氣孔關閉,胞間二氧化碳濃度降低有關,A錯誤;
B、若甲圖中三條曲線的鉀水平為a2<a1<a3,由于光合作用越強,消耗的二氧化碳越多,則乙圖中相對應為b2<b3<b1,B錯誤;
C、甲圖中13時出現低估的原因是部分氣孔關閉,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減小所致,C錯誤;
D、13-15時光照強弱幾乎不變,此時凈光合速率上升,主要與胞間CO2濃度增加有關,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環境因素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適中.考生要能夠結合影響光合作用的環境因素對曲線進行分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通過a過程CO2便進入了生物群落 | |
B. | 在這個生態系統中,③所含的能量最多 | |
C. | 過程b、c、d將CO2釋放到大氣中 | |
D. | 此圖中包含了該生態系統的全部成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A | B | C | D |
生物 | T2噬菌體 | 細菌 | SARS病毒 | 小麥 |
堿基種類 | 5種 | 8種 | 4種 | 5種 |
五碳糖種類 | 1種 | 2種 | 2種 | 2種 |
核苷酸種類 | 5種 | 8種 | 8種 | 8種 |
遺傳物質 | DNA | DNA | DNA | DNA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乙過程模板及堿基配對的方式均相同 | |
B. | 甲過程發生在細胞核內,乙過程發生在細胞質中 | |
C. | DNA分子解旋時,甲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 |
D. | 一個細胞周期中,甲每個起點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 | |
B. | 在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染色體也是成對存在的 | |
C. | 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 | |
D. |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組合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江蘇泰州中學高二下學業水平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調查人類遺傳病發病率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選擇多基因遺傳病作為調查對象
B.選擇具有某種遺傳病的家族作為調查對象、
C.選擇發病率較高的高血壓病作為調查對象
D.選擇盡可能多的人群作為調查對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江蘇泰州中學高二下學業水平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DNA具有多樣性的主要原因是
A.組成基因的堿基數目龐大
B.空間結構千變萬化
C.堿基種類有許多種
D.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北京市順義區高三上學期期末統一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普通水稻是二倍體,有的植株對除草劑敏感,有的植株對除草劑不敏感,為了快速培育抗某種除草劑的水稻,育種工作者綜合應用了多種培育方法,過程如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花藥離體培養的理論依據是細胞的全能性
B.用秋水仙素處理綠色幼苗,可以獲得純合子
C.用射線照射單倍體幼苗,誘發的基因突變是定向的
D.用除草劑噴灑單倍體幼苗,保持綠色的部分具有抗該除草劑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吉林第一中學校高三質量檢測(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些有毒物質能誘導真核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產生微核。微核是由斷裂的染色體形成的橢圓形異常結構,游離于細胞核之外,是染色體畸變在間期細胞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光學顯微鏡下可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微核的化學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微核形成所引起的變異屬于____________。
(2)某植物經有毒物質誘導后,若想用顯微鏡觀察微核,鏡檢時應選擇根尖________區,且處于細胞分裂____________期的細胞。鏡檢處細胞與人體口腔上皮細胞比特有的細胞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
(3)某生物小組為了探究香煙焦油能否誘導微核產生,進行了實驗,結果如下表:
燒杯編號 | A | B | C | D | E |
焦油濃度(ug/mL) | 50 | 100 | 200 | 300 | 0 |
平均微核率(‰) | 12.55 | 14 | 17.32 | 20.14 | 3.58 |
(4)要制作洋蔥根尖裝片需要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步驟。
(5)該實驗可得出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