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坐標曲線:
積累量主要是用于該部位對礦質元素的需求及留存于該部位的含量,相對來說,積累量是保持相對恒定的.所以B曲線是幼根不同部位的積累量,A曲線是幼根的不同部位的輸出量.某部位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量等于輸出量與積累量之和;
如果僅僅考慮B曲線只能得到積累量的數據,不能得出輸出量的數據,所以不能確定幼根20~60mm 部位對該礦質元素的吸收量.
解答 解:(1)積累量主要是用于該部位對礦質元素的需求及留存于該部位的含量,相對來說,積累量是保持相對恒定的.所以,B 曲線是幼根不同部位的積累量,A 曲線是幼根的不同部位的輸出量.某部位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量等于輸出量與積累量之和,只考慮B 曲線只能得到積累量的數據,不能得出輸出量的數據,所以不能確定幼根20~60mm 部位對該礦質元素的吸收量.
(2)礦質元素的吸收方式屬于主動運輸,逆濃度梯度運輸,且需要載體和能量,缺氧時呼吸作用降低,產生的能量少,故吸收的礦質元素減少.
(3)在不同的生長發育時期,大麥對該礦質元素的需要量不同.
故答案為:
(1)不能 該部位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量等于輸出量與積累量之和,只考慮B曲線只能得到積累量的數據,積累量不等于吸收量
(2)低 主動運輸 減少 主動運輸需要能量,缺氧時根細胞呼吸作用降低,產生能量減少
(3)不同
點評 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明確根尖的結構“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只有成熟區吸收能力最強,結合物質運輸的方式;并讀懂坐標曲線圖的含義,首先觀察橫坐標,然后觀察縱坐標,讀懂曲線的含義.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核 | B. | 內質網→高爾基體→囊泡與質膜融合 | ||
C. | 高爾基體→內質網→溶酶體 | D. | 內質網→溶酶體→囊泡與質膜融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壁在加溫中受到破壞 | B. | 水溫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 ||
C. | 加溫使細胞膜失去了選擇透過性 | D. | 加溫使原生質層失去了選擇透過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 | B. | 25% | C. | 50% | D. | 1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基因控制的性狀 |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狀 |
產生淀粉酶 | A:產生淀粉酶 a:不產生淀粉酶 |
Rh血型 | D:Rh陽性 d:Rh陰性 |
紅細胞形狀 | E:橢圓形細胞 e:正常細胞 |
A. | 他們的兒子可能出現橢圓形紅細胞概率為$\frac{1}{2}$ | |
B. | 他們的孩子不可能是Rh陰性 | |
C. | 母親正常減數分裂次級卵母細胞中的基因組成是aDe或ADE | |
D. | 他們有的孩子可能不產生淀粉酶的概率為$\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 | |
B. | 該基因的堿基$\frac{(C+G)}{(A+T)}$為3:2 | |
C. |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 |
D. | 將該基因置于14N培養液中復制3次后,含15N的脫氧核苷酸鏈占 $\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