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全部太陽能,建立該人工生態系統的目的是實現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與種植單一作物的農田相比,該生態系統生物種類多,自我調節能力強,建立該生態系統遵循的原理主要是物質循環再生原理和生物多樣性原理.
解答 解:(1)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基石,因此該生態系統的“基石”是黃瓜、番茄等蔬菜.沼氣池中有產甲烷菌和不產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態學作用主要是分解有機物,產生沼氣,屬于分解者.
(2)據圖示可知,該生態系統可充分利用廢物再生,使能量盡可能的流向人類,故構建這種以沼氣池為中心的生態模式時所依據的最主要生態學原理是物質循環再生原理,該生態工程最大的優點是物質循環利用,能量多級利用.沼氣發酵的過程中,硝化細菌可將氨氧化成亞硝酸和硝酸起到除臭作用,故這種微生物是硝化細菌.
(3)某養殖戶把自己的養雞場、養豬場、魚塘 和桑園也納入該生態園,并把多個單個生產系統通過優化組合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改善了系統的功能,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系統結構決定功能原理.
(4)A、生態農業中食物鏈的營養級之間能量傳遞效率未提高,但由于能量更多的流向人類,故能量利用效率升高,A錯誤;
B、生態農業比傳統農業物種多,食物鏈復雜,故抵抗力穩定性高,B正確;
C、生態農業設計的指導原則是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再生,C正確;
D、生態農業屬于人工生態系統,對病蟲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D正確.
故選:A.
故答案為:
(1)黃瓜、番茄等蔬菜 分解者
(2)物質循環再生原理 硝化細菌 將氨氣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
(3)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
(4)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生態農業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注意:(1)生態工程實例的模式各具特色,關鍵是理解其中運用的主要生態工程原理.(2)進行生態工程建設時,應該積極利用自然生態系統強大的自我恢復力,節省投資.(3)生態工程的恢復作用是有限的,不能誤認為只要有生態工程就可以走發達國家“先污染、破壞,后治理”的老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開學第一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一昆蟲種群侵入某地后,分化出甲、乙兩個種群,由于信息激素的不同而具有生殖隔離,但外貌幾乎無法辨認。由此可知
A.同一種群出現分化是適應輻射的結果
B.同一種群出現分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C.甲乙屬同一個物種,因外貌形態相同
D.形成兩個物種的原因是信息激素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級重慶一中高高二上學期定時練習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器分布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在胰島細胞中分布了大量的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B.分泌性激素的細胞中內質網分布較多
C.若植物細胞內存在中心體,則該細胞與相鄰細胞間可能存在胞間連絲
D.不是所有的植物細胞中都含有中央大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西藏拉薩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圖示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因為細胞中有中心體⑨,所以可以斷定該細胞很可能為動物細胞
B.④是一條染色體,包含兩條染色單體①和③,兩條染色單體由一個著絲點②相連
C.細胞中有兩對同源染色體,即④和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⑤和⑥為另一對同源染色體
D.在后期時,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均為非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西藏拉薩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大腸桿菌基因的轉錄僅發生在擬核區
B.藍藻沒有葉綠體,但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C.乳酸菌與醋酸桿菌異化作用類型不同
D.酵母菌的細胞核和線粒體內可進行復制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文學價值 | B. | 美學價值 | C. | 經濟價值 | D. | 潛在價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糖類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量物質,也是生物體重要的結構物質 | |
B. | 植物細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纖維素,動物細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 | |
C. | 細胞中的糖類與脂質都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的 | |
D. | 固醇類物質在細胞的營養、調節和代謝中具有重要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含有不同的遺傳物質 | |
B. | 含有的染色體數目不同 | |
C. | 含有相同的遺傳物質,但表達的基因不同 | |
D. | 在人體內可以相互轉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