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別 | 雜交組合 | F1總株數 | F1表現型 | |
動態 株型 | 正常 株型 | |||
A | 動態株型×動態株型 | 184 | 184 | 0 |
B | 正常株型×正常株型 | 192 | 0 | 192 |
C | 動態株型(♀)×正常株型(♂) | 173 | 173 | 0 |
D | 動態株型(♂)×正常株型(♀) | 162 | 162 | 0 |
E | C組的F1自交 | 390 | 290 | 100 |
F | C組的F1×正常株型 | 405 | 200 | 205 |
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表分析可知:C組和D組屬于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的結果一致,說明控制該對相對性狀的基因為常染色體上;E組中,F1(動態株型)后代出現動態株型和正常株型,即發生性狀分離,屬于正常株型相對于動態株型是隱性性狀;F組中,正常株型是隱性親本,F1與其雜交稱為測交.
解答 解:(1)因水稻是兩性花,雜交時為避免其自花傳粉,需人工去雄;驗證這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是否遵循基因分離定律的組別是F,即與隱性類型進行測交.
(2)由C組和D組雜交結果可以說明顯性性狀為動態株型.還可通過分析E組的子代比例判斷顯性與隱性.
(3)E組的子代具有兩種表現型,此遺傳現象稱為性狀分離;F組雜交得到的F1中動態株型(Tt)自交,所得F2動態株型植株(1TT、2Tt)中雜合子占$\frac{2}{3}$.
(4)根據圖表可知:C組的F1的基因型為Tt,正常株型的基因型為tt,所以F組的雜交圖解為:
故答案為:
(1)去雄 F
(2)動態株型 E
(3)性狀分離 $\frac{2}{3}$
(4)
點評 本題結合圖表,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量的實質,能根據表中信息準確判斷顯隱性關系.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病原體感染機體而引發的疾病,有傳染性 | |
B. | 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無傳染性 | |
C. | 人體免疫系統對自身的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傷而引發的疾病 | |
D. | 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而引發的過敏發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54只 | B. | 48只 | C. | 120只 | D. | 144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中始終存在姐妹染色單體 | |
B. | 細胞中始終存在同源染色體 | |
C. | 細胞中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之比始終為1:2 | |
D. | 此時期的細胞名稱為初級精母細胞或次級精母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細胞分裂素處理側芽,可解除生長素對側芽生長的抑制 | |
B. | 春季水稻種子播種前,可用含赤霉素的溫水浸泡種子 | |
C. | 相對密閉的貯藏環境會誘導產生大量乙烯,不利于新鮮果蔬的長期貯藏 | |
D. | 用一定濃度的2,4D處理表土,可以抑制雜草的滋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