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甲胎蛋白(AFP)主要來自胚胎的肝細胞,胎兒出生后約兩周AFP從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細胞再生時,AFP會升高,尤其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AFP會持續性顯著增高,所以當血液中該指標超過正常值時需要進一步檢查以確認體內是否出現了癌細胞。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可以推測當肝細胞的分裂周期變長時,AFP合成會增加
B. 肝細胞中的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會參與AFP的合成和運輸
C. 指導合成AFP的基因屬于原癌基因,發生突變后才表達
D. 肝細胞發生癌變后因細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發生擴散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吉林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在人體血漿中都能找到的有
A.甲狀腺激素、氧氣、尿素、血漿蛋白
B.氨基酸、血紅蛋白、二氧化碳、鈉離子
C.胃蛋白酶、鈣離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載體、膽固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大學附屬中學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的褐眼對藍眼為顯性,其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某家庭的雙親皆為褐眼,其甲、乙、丙三個孩子中,有一人是收養的(非親生孩子)。甲和丙為藍眼,乙為褐眼。據此推斷( )
A.孩子乙是親生的,孩子甲是收養的
B.該夫婦生一個藍眼男孩的幾率為1/4
C.控制雙親眼睛顏色的基因是雜合的
D.控制孩子乙眼睛顏色的基因是雜合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大學附屬中學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某生物各細胞分裂示意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③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該生物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最多為8條
B.圖②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細胞內有兩對同源染色體
C.圖①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細胞內有兩對姐妹染色單體
D.四幅圖可排序為①③②④,只出現在精子的形成過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l表示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部分結構中的某些生命活動過程,①﹣⑦代表各種物質,甲、乙代表兩種細胞器。圖2表示該植物葉片CO2釋放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S代表有機物量.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甲、乙兩種細胞器的膜面積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積主要是通過 ,乙增加膜面積主要是通過 。
(2)若該綠色植物長時間處于黑暗狀態中,則圖1中“⑥→⑤→⑥”的循環能否進行? ,原因是 。
(3)若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圖2為CO2濃度一定,環境溫度為25℃時不同光照條件下測得的該植物的光合作用強。
①圖2中的A點時,圖1中能產生ATP的細胞器有 ;當光照強度處于圖2中O~D間,光合作用有機物的凈積累量為 (用圖中符號表示),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的量為 (用圖中符號表示)。
②當光照強度處于圖2中的D點時,圖1中“物質⑦”的去向是擴散到乙和 ,D點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繼續上升的主要環境因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某生物興趣小組利用韭菜宿根進行實驗的流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紙層析法分離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B.兩組實驗的結果①中共有色素帶的顏色是黃色和橙黃色
C.兩組實驗的結果②中吸收光譜最明顯的差異出現在藍紫光區域
D.若在缺鎂條件下完成該實驗,兩組實驗的結果①和②差異都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絲分裂過程中的動物細胞,細胞內的染色體數(a)、染色單體數(b)、DNA分子數(c)的關系如圖所示。此時細胞內可能發生的過程是( )
A.細胞膜內陷形成環溝 B.著絲粒分裂
C.細胞板形成 D.核膜開始解體,形成分散的小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子一代表現的性狀 | |
B. | 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子一代表現的性狀 | |
C. | 在各代中都表現的性狀 | |
D. | 自交后代不出現性狀分離的親本所表現的性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